老律師(第2/3頁)

“後來沒過多久,埃米亞斯就娶了卡羅琳·斯波爾丁。他們倆總是打打鬧鬧的,但還算得上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彼此很癡迷,也一直都很在意對方。但埃米亞斯就像所有克雷爾家族的人一樣,是個冷酷的自我主義者。他愛卡羅琳,但從來不會為她著想,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依我看他愛任何人也不過就是如此了,跟他的藝術比起來,她還差得遠呢,藝術對他來說才是第一位的,而且我敢說這個地位任何女人都取代不了。他和很多女人都有過風流韻事,她們能夠激發他的熱情,可是當他玩夠了,他就會毫不留情地把她們甩掉。他既不多情也不浪漫,而且也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的肉欲主義者。他唯一在乎的女人就是他自己的太太。她也正是因為知道這個,所以才能夠一忍再忍。要知道,他是個非常出色的畫家,她了解這一點,在這方面也很敬重他。他到處留情,卻總是會再回到她身邊,通常還會帶著一幅新作借以展示。

“要不是後來出現了個埃爾莎·格裏爾,日子可能就會一直這樣下去了。埃爾莎·格裏爾——”

喬納森先生搖搖頭。

波洛說:“埃爾莎·格裏爾怎麽了?”

喬納森先生出乎意料地說道:“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孩子啊。”

波洛說:“這就是你對她的感覺嗎?”

喬納森說:“也可能是因為我上了年紀,但是我發現,波洛先生,年輕人身上的這種毫無戒備常常會把我感動得落淚。年輕人是多麽脆弱易傷啊。那麽堅決果敢,那麽自信滿滿,那麽慷慨大方,又那麽務求完美。”

他站起身走到書櫃前,拿出一本來翻開,然後大聲地朗誦起來:“‘要是你的愛情的確是光明正大的,你的目的是在於婚姻,那麽明天我會叫一個人到你的地方來,請你叫他帶一個信給我,告訴我願意在什麽地方、什麽時候舉行婚禮;我就會把我的整個命運交托給你,把你當作我的主人,跟隨你到天涯海角。’[2]

“這是借朱麗葉之口說的,愛情總是和青春密切相伴。沒有沉默不語,沒有猶豫不決,也沒有所謂的少女的矜持。這就是青春所擁有的勇氣、執著和果決的力量。莎士比亞洞悉了青春。朱麗葉選擇羅密歐,苔絲狄蒙娜贏得了奧賽羅。這些年輕人都能夠放下自尊、毫不疑慮、無所畏懼。”

波洛若有所思地說道:“所以在你看來,埃爾莎·格裏爾就像是朱麗葉的化身?”

“沒錯。她是個被幸運寵壞了的孩子——年輕、漂亮、富有。她找到了她的理想伴侶,並且得到了他——不是年輕的羅密歐,而是一個已婚的中年畫家。對埃爾莎·格裏爾來說,沒有什麽條條框框能夠管得住她,她所抱持的是現代的行為準則:‘想要什麽就去拿——每個人都只活一次!’”

他嘆了口氣,向後靠回椅背,又開始輕輕敲打椅子的扶手。

“一個掠奪成性的朱麗葉。年輕、冷酷,卻又無比脆弱!孤注一擲。表面上看起來她贏了……而然後呢,在最後關頭,死神光顧了,原本那個活潑、熱情、快樂的埃爾莎也隨之一去不返,只剩下一個冷若冰霜、鐵石心腸、滿懷怨恨的女人,她發自心底痛恨那個親手殺了她心上人的女人。”

他的聲音變了:“天哪,天哪!請原諒這個小小的過錯,就當它是一出鬧劇吧。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女子,對生活抱著不成熟的看法。我覺得這不是什麽有意思的角色。白玫瑰的青春,情意綿綿,花容失色之類的。把這些去掉還剩下什麽呢?也就是個平凡的年輕女子,在尋找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偶像去擺上神壇吧。”

波洛說:“如果埃米亞斯·克雷爾不是個著名畫家的話——”

喬納森先生馬上表示了贊同。他說:“太對了。你一下就說到點子上了。世界上就有像埃爾莎這樣崇拜偶像的人。男人必須事業有成,聲名顯赫……而卡羅琳·克雷爾就能夠看出一個人身上的品質,哪怕他只是個銀行職員或者保險代理人!卡羅琳愛的是埃米亞斯·克雷爾這個人,而不是埃米亞斯·克雷爾這個畫家。卡羅琳·克雷爾可沒有那麽不諳世事,而埃爾莎·格裏爾就是。”

他補充道:“不過她年輕、漂亮,在我看來十分可憐。”

赫爾克裏·波洛上床的時候還在思考。他被人格問題所深深吸引了。

對於那個管理員埃德蒙茲來說,埃爾莎·格裏爾就是個十足的賤貨。

而對老喬納森先生來說她卻是不朽的朱麗葉。

卡羅琳·克雷爾又怎麽樣呢?

每個人眼中的她都不一樣。蒙塔古·德普利奇鄙視她,覺得她是個失敗主義者——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在年輕的福格眼中她代表著浪漫。埃德蒙茲簡單地把她看成一個“淑女”。而喬納森先生則說她是個性情乖戾、沖動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