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魔鬼之愛 第四章 兇跡難尋(第2/10頁)

“我這邊也沒什麽問題。”喬夢夢說。

“廁所。”許之昂擰著眉頭,說出了兩個字。

“什麽意思?”陳池看了其他人一眼,愣住了。

“我和許之昂第一次勘察現場的時候,他說兇殺地點應該在公廁旁邊。可能他的意思是指田偉的住所附近並沒有公共廁所吧。”林剛解釋道。

“許之昂,你是根據什麽地方證明兇殺地點在廁所附近的呀!”喬夢夢饒有興趣地問道。

“感覺。”許之昂悶聲吐出兩個字。

“田偉租的房子是個獨家小院,廁所就在外面,這一點類似於公共廁所,可以這樣解釋嗎?”麥小語說道。

許之昂沒有再說話,好像這個問題不是他提出來的一樣。

“陳池,你還有其他問題嗎?”秦政轉頭看了陳池一眼。

“我覺得,田偉並不是殺死鄭曉蓉的兇手。”陳池抿了抿嘴說道。

2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巧合。美國獨身婦女威廉德一次出門時忘了帶鑰匙,回家時被擋在了家門外。就在她一籌莫展時,郵遞員送來了一封她哥哥的信,信封內正好夾著一把她家的鑰匙!哥哥在信中稱,上次他來探訪時,威廉德曾給了他一把多余的大門鑰匙,當他回華盛頓時卻忘了還,只好寄給她。

2001年6月,英國斯塔夫斯市10歲小女孩勞拉·布克斯頓將名字和家庭地址寫在了一個小標簽上,系在一只氫氣球上放飛。氫氣球飛越了140英裏,落到了一戶居民家裏,難以置信的是,這家也有一個叫做勞拉·布克斯頓的女兒,且正好10歲!

英國的芭芭拉·赫頓一次意外地將她的古董手鐲沖下了衛生間的下水道。不久後的一天,當她來到一個珠寶店想重新購買一只手鐲時,一名男子帶著她丟失的那只手鐲進入珠寶店,要求店老板估一下價。據這名男子稱,他是清理工,在清理下水道時發現了手鐲。

巧合過多便是陰謀。茫茫人海,事物萬千,偶然會有一些東西很一致。陳池認為,田偉之所以不是殺死鄭曉蓉的兇手是因為以下幾點。

第一,田偉已經落網,根據對他的性格分析,他是表現型殺人心理,此類犯罪心理的人恨不得在落網的時候把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說出來,包括殺過幾個人,偷過誰的內衣,打過誰的報告,甚至會無中生有,來證明自己的犯罪。但是對於鄭曉蓉,他卻只字不提,顯然這不符合他的性格。  

第二,鄭曉蓉被殺太過突然,田偉是從六年前開始殺人的,他殺死陳素蘭母女後,心理情緒便暗淡下去,接下來的六年時間便沒有再殺人,那麽鄭曉蓉是怎麽讓他突下殺手呢?這一點顯然邏輯不通。至於田偉綁架苗秀秀和苗紅麗,時間和動機很清楚,因為苗紅麗長得太像方靜,這一點經過照片比對可以證實。面對這樣的沖擊,對感情已經成魔的田偉自然不會壓抑自己的情感。

第三,田偉的住處距離南極巷的確不遠,但是要經過兩個路口,那兩個路口旁邊有一個小賣部,平常十二點之前都有人在那裏打牌聊天,如果田偉要把鄭曉蓉帶到自己家裏,必須經過那個路口。事實之前已經調查過,在那裏打牌的人並沒有看到有人經過。這一點可以確定田偉沒有條件把鄭曉蓉帶到家裏作案。

陳池的異議讓其他人都沉默了。不過幾分鐘後,大家便開始提出了不同意見,第一個提出意見的是麥小語。

“既然田偉是表現型的犯罪心理,那他為什麽對苗紅麗和苗秀秀的事情也是不願意多講呢?”

“這個很簡單,因為苗紅麗和苗秀秀被我們解救了。你可以想一下,一個男人說有一個女人非常喜歡自己,每次總是在別人面前說這個女人對自己多好,可是有一天大家看到那個女人非常討厭那個男人的場景,那麽男人還會說這個女人喜歡自己嗎?”陳池說道。

“這一點我認可,其實我也覺得田偉如果要真的殺了鄭曉蓉,應該不會隱瞞的,反正殺死一個人和殺死十個人都是死罪。”喬夢夢贊同地說。

“可是,當初我們是一條線索連在一起的,如果田偉不是殺死鄭曉蓉的兇手,我們之前的一些判斷似乎也出現了錯誤啊!”林剛提出了新的疑惑。

“其實我們最大的疑惑就在於鄭曉蓉、陳素蘭、苗秀秀、苗紅麗和方靜的相像之處。之前麥小語也說過,我們對畫像的判斷無非是通過眼睛和臉龐來決定相像度。大家可以看一下,苗紅麗和苗秀秀哪裏像?”陳池說著走到旁邊,打開了投影機,他點了電腦幾下,打開了苗紅麗和苗秀秀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