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的公開信

親愛的讀者:

九年前以埃勒裏·奎因為筆名共同發表作品的兩位年輕人,因為某些人和某些事的激發,又寫作了一個新的偵探小說系列。

兩人辛勤筆耕的結果,就是哲瑞·雷恩先生的誕生,這是一位精於飾演莎士比亞劇作的退休老演員,富有非凡的推理能力。

埃勒裏·奎因這個筆名,是因描寫偵探埃勒裏·奎因的故事而取的,顯而易見,哲瑞·雷恩先生的探案故事,不能再歸到此筆名之下。因此,這兩位年輕人在推出哲瑞·雷恩四部曲作品系列的起首之作——《X的悲劇》時,就以“巴納比·羅斯”這一筆名發表。

為了使埃勒裏·奎因和巴納比·羅斯這兩者之間看起來毫無關聯,這兩部分作品分別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出於同樣的目的,許多矛盾和神秘感圍繞著兩者被刻意制造出來。事實上,有一個時期,兩位年輕人曾戴著黑色面具在公開的演講場合互相抨擊⋯⋯一個扮演埃勒裏·奎因,一個扮演巴納比·羅斯,競相標榜自己在偵探小說創作領域更勝一籌。從新澤西州的梅普爾伍德到伊利諾斯州的芝加哥,他們針對對方的犀利言辭在好奇的聽眾聽來,並不總是那麽精彩,他們只是想以此來讓人們保持兩者毫無瓜葛的印象。

盡管如此,破綻始終存在,細心的讀者如果發現了,就會將埃勒裏·奎因和巴納比·羅斯聯系起來,進而揭穿他們對輕信的公眾施展長達九年的騙術。

如果你翻開《羅馬帽子之謎》——以埃勒裏·奎因為筆名所寫的關於偵探埃勒裏·奎因的首部作品——的序言,在第十四頁的十三行到十七行會發現如下值得注意的蛛絲馬跡:

舉個例子吧,聽說在巴納比-羅斯謀殺案的調查中,“理查德·奎因憑借出色的業績建立了自己作為偵探大師的名聲⋯⋯”

當他們覺得有必要取個新筆名時,就從這段引人懷疑的節選文章中選取了“巴納比·羅斯”——也就是說,巴納比·羅斯誕生在一九二八年,即寫作首部奎因探案小說的序言的時候,而直到一九三一年才被賦予個性並活躍於公眾眼中。

所以現在可以這樣說:巴納比·羅斯從過去到現在,到將來,以至永遠⋯⋯都是埃勒裏·奎因;反之亦然。

再說說哲瑞·雷恩先生。對於那種有點兒矯情有點兒驕傲的老傻瓜,我們總是會在心中為他們保留一處溫柔的空間⋯⋯他既是騙子又是天才,還是迄今為止最傑出的偵探(或許還有一個人,此人的名字不提也罷)。

和他的兄弟一樣——他們難道不是由同樣的兩位狡黠的年輕人創造的嗎?——哲瑞·雷恩先生屬於推崇推理的實力派,會以公平的方式向讀者發起挑戰。因此,在《X的悲劇》及之後的其他“悲劇”故事中,所有的線索會在真相大白之前提供給你。

輝煌時刻重新開始⋯⋯哲瑞·雷恩萬歲!

你真誠的埃勒裏·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