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羅生門(下)

在排除所有可能性之後,剩下的無論多麽不合乎情理,那就是真相。

——夏洛克·福爾摩斯(英)

第一節 劉律師

時間:下午四點

地點:庭湖西側 園精舍會所

問訊人:王亮,刑偵幹員小季

受訊人:劉正隆

榮應泰死後,榮家的律師劉正隆身處的位置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因此,他對事態發展所秉持的態度,對於偵破也具有參考性。

劉正隆離開律師樓,開車將二人帶到了庭湖邊一座竹林之間清幽的院落。

劉正隆端起龍泉豆青瓷的鬥笠形小茶碗,飲了一口:“知道你們一定會來找我的,所以我是有準備的。可以說的事,我會盡量配合你們,但我是律師,有些事還是不方便說的,也請你們理解。”

王亮:“理解。您是個明白人,相信早日將兇手抓獲歸案是我們的共同願望。”

劉正隆:“當然,榮總對我有知遇之恩。”

王亮:“準確地說劉律師與榮氏企業是一個什麽樣的工作關系呢?”

劉正隆:“榮總旗下幾家主要企業的CLO——Chief Law Officer,也就是首席法務官,包括應泰鋼構、應泰重工、興榮陶瓷,以及應泰地產和應泰建設這兩家上市公司。另外,榮總的私人法務也是由我來負責的。”

王亮:“那就涵蓋了傳統榮氏企業中最核心的五家企業。看來榮總對您很器重啊!”

劉正隆:“是的,榮總對我和我的法律團隊高度信任,只要是與法律有關的事務,無論是公是私,都會交給我去辦。”

王亮:“這樣的工作關系,有多久了?”

劉正隆:“讓我想想……應該有十八年了。我大學畢業後就進了當時小有名氣的庭西律師事務所做實習律師,當時我的老板和師傅嶽峰是華東五省最著名的大律師,同時也是葉氏企業的常任律師。葉老逝世之後,榮總成為葉氏企業的新掌門人,此時嶽大律師因年邁和身體不適請辭,辭職前推薦年輕的我擔當榮總的專屬法律顧問。或許是因為我當時辦的那幾樁案子在外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榮總對我逐漸建立了信任。這時我在法律界也闖出了名氣,得到了業界專家們的認可。一九九五年,葉氏企業全面改組為榮氏企業,榮總便任命我擔任幾家主要企業的主管律師,後來企業漸漸擴大,根據外企管理習慣,我的職務便更名為首席法務官,簡稱CLO。”

王亮:“在嶽峰擔任葉啟德的律師時,您和榮總已經有過密切接觸了。是吧?”

劉正隆:“嗯,我是嶽峰大律師的助手,自然有很多機會接觸到葉老的女婿——榮總。我的年紀只差榮總五歲。那個時候,我們還只是初出茅廬、躊躇滿志的小夥子。按時下的稱謂,我們可能會被稱為憤青,可當年,我們是被人稱作有為青年的。很快地,我和榮總就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除了工作之外,榮總經常會邀請我品茶聊天,暢談未來的企業構想。沒想到,榮總那些當年被業內評價為投機主義、匪夷所思的理想,竟然在後來短短的十年之中都一一實現了。而我們彼此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牢固。除了家人,恐怕榮總最信任的人就是我了。”

王亮:“有一件事,我想您可能有所耳聞。有關二十一年前葉啟德的突然死亡,有人說他不是病死的,而是有人蓄意謀害。不知您對此如何看待?”

劉正隆低下頭喝了口茶:“哦,那只是流言而已。葉老是因突發性心肌梗死去世的,這一點毫無疑問。”

王亮:“流言?看來您知道流言的出處是吧?”

劉正隆顯得有些不悅:“好吧。本來這些舊事不該再被提起,況且我還是律師的身份,但既然你問了,那我就告訴你吧。傳出這個流言的,是葉老的兒子葉豐盛。可這完全是臆測,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們的怪想法。”

王亮:“雖然沒有證據,但……我看總不至於只是空穴來風那麽簡單吧?”

劉正隆嘴角一撇:“我勸你們還是不要在這些無謂的事情上浪費精力了。哼,他懷疑的理由很簡單,僅僅是因為一個巧合……”

王亮:“什麽巧合?”

劉正隆:“葉老去世,碰巧是葉豐盛出差韓國的時候。此前老人家一直是由兒子親自照料的,兒子出國後,他的起居便改由女婿打理。僅此而已。葉豐盛回國後就開始疑神疑鬼,異想天開地認為有人蓄意謀害。您說這不是無謂的瞎想又是什麽呢?要知道,葉豐盛當時在韓國足足待了一個月。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裏,本來身體就不好的老父親病情突然惡化,導致了死亡。您想想,這值得懷疑嗎?”

王亮:“在您看來,這完全是捕風捉影?真的是不存在任何的疑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