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原醫生(第4/5頁)

“多了去了,你想知道什麽?”

“被和雄拿走的那把槍究竟做了什麽手腳?”

“原來如此,那就請你來我的實驗室一趟吧。”

“你不會讓我用燒杯喝咖啡吧?”

“我有專門招待客人的杯子。”

專門招待客人的杯子,原來是一個手榴彈形狀的陶器咖啡杯。藪從一個寫著“火焰彈”字樣的瓶子裏取出低熱方糖,放進了杯子裏。

藪把木津的作品攤滿整個鑒識課。桌上的每一把槍前都有標簽,寫著所使用的子彈和性能。這些槍,都是從運河邊的那個“作坊”裏收繳來的。

“這些槍你都查過一遍了?”鮫島接過藪的咖啡,走到擺有槍支的桌子前。

“大致看了一遍吧,接下來準備一把一把仔細研究,包括那些半成品在內,希望別被本廳拿走才好。”

“這些槍怎麽樣?”

“木津真是個天才,他很清楚‘槍’是個什麽玩意兒。有追求命中精度的槍,也有不追求命中率的槍,他把兩種槍分得很清楚,根據客戶的要求訂制。”

“他的作品好像很貴。”

“我猜也是,比如這把。你怕是不想再看到它了吧?就是差點打穿你腦袋的那把槍。”

鮫島呻吟了一下。藪指著那把被箱子夾著的、有四個膛室的槍。

“這把槍集合了兩種不同的上下兩連裝步槍。射手右手邊的上下兩個是使用222雷明頓的來復槍,左手邊的上下兩個是12號口徑的散彈槍。扳機是左右各一個,也就是說可以控制上、下、上、下四個擊錘。打中你的是右上方的222來復彈。如果他用了左邊的散彈槍,你的脖子以上早就變成肉醬了。他之所以沒有用散彈槍,大概是因為他對那個地方還有感情,不想讓神聖的工作間沾滿你的腦漿吧。”

“你就饒了我吧。”

“他見第一發子彈沒打死你,就改了主意,然後是這一把。”

藪指了指旁邊一個箱子,看上去就像錄像帶的盒子一樣。盒子表面還貼著卓別林的《舞台人生》的劇照。

“這玩意兒跟間諜電影裏的小道具一樣。打開盒蓋,就會發射出22口徑的子彈。槍口就是接縫上的那個小洞。”

“這是什麽原理?”

“槍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比安全銷稍微復雜一點點而已。只要有彈簧、壓住彈簧的機關和解放彈簧的鉤子就行了。擊錘用釘子代替就行了。木津的槍並不追求耐用,基本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他用各種東西進行了實驗。”

“命中精度如何?”

“這和槍身還有槍本身的形狀有關。槍身,就是子彈要穿過的那個圓筒。子彈的旋轉運動我上次已經解釋給你聽過了,總而言之,只要槍身足夠彌補旋轉時的搖擺,就不會對精度產生太大影響,稍微短一些也不要緊,只要有最低限度的長度就夠了。”

“可你那次不是說把槍身截斷會影響命中率嗎……”

“那是指把市面上的來復槍攔腰截斷的情況。通過木津的作品我能看出他絕不會做這種事。他愛槍如命,甚至可以是說他被槍的魔力和槍的破壞力附體了。他的作品是有原則的,即使是改造槍,只要那還是槍,就必須是‘美麗’的。”

鮫島想起,當時木津曾說過新南部是“爛貨”。

“還有一點,如果是門外漢,在切斷來復槍槍身的時候肯定會傷到膛線,而且槍口會留下金屬屑。子彈碰到這些金屬碎片,就會飛往其他方向。槍口面的狀態和膛線一樣會影響命中精度,可木津不管是制作短槍身的槍,還是手槍、來復槍,都會盡可能考慮到這些要素。”

“槍本身的形狀是什麽意思?”

“這就牽涉到後坐力的吸收了。”

藪指了指鮫島腰間的新南部說:“彈殼內發生的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會把子彈推向唯一的出口,也就是槍口。可是光是槍口並不足以釋放所有能量,所以能量會以後坐力的形式,從彈殼後部傳達到槍口。比如,木津在制作輕巧的打火機式手槍時,就會使用22口徑的小子彈,而安裝在又大又重的公文包裏的槍,就會使用散彈,或是45口徑的來復彈。你可能會覺得小槍也可以發射大口徑的子彈,其實沒那麽簡單。”

“是說不好拿,或是打不中嗎?”

“不止如此。比如布娃娃就很好拿,把槍藏在裏頭好像挺不錯的,可是布娃娃太軟了,不適合做槍。木津的作品裏最常見的就是傘,可是傘槍用的也不是大口徑的子彈。傘就很好拿,也能用兩手端著。那麽,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藪看著鮫島,而鮫島則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

“重量。槍本身能不能吸收一定的後坐力,會對傳導到射手身上的沖擊產生巨大影響。而且東西越輕,射手的射擊姿勢就越容易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