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三封信(第2/3頁)

“你的情緒太激動了,黑斯廷斯。這樣會影響你的雙手和智慧。外套能這麽疊嗎?你看你把我的睡衣弄的。如果洗發水的瓶子漏了,我的睡衣怎麽辦?”

“天哪,波洛。”我叫道,“這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衣服弄得怎麽樣了又有什麽關系呢?”

“你不知道輕重緩急,黑斯廷斯。我們不可能在火車開動前就走,而且毀了一個人的衣服對阻止一樁謀殺案毫無幫助。”

他一把奪過我手裏的箱子,親自整理衣物。

他解釋說,我們要把信和信封帶到帕丁頓去,蘇格蘭場會派人在那裏和我們會面。

到站台時,我們第一個看到的人就是克羅姆警督。

他對波洛詢問的表情作出回應。

“還沒有消息。只要是有空的人都在找。我們盡可能打電話提醒了名字以C開頭的人。只能碰碰運氣了。信在哪兒?”

波洛把信交給他。

他仔細讀了一遍那封信,低聲罵了一句。

“運氣真是見了鬼的好!連好運都為這個家夥助戰。”

“你不認為他是故意這麽做的嗎?”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克羅姆搖搖頭。

“不。他有自己的規則——瘋狂的規則,而且他信守這些規則。公正的警告。他很重視這一點。這也是他愛誇耀自己的地方。現在我懷疑——我幾乎敢打賭,這個家夥喝白馬威士忌。”

“啊,太有創意了!”波洛不由自主地贊嘆起來,“他在打地址的時候,面前正好放著一瓶酒。”

“就是這樣。”克羅姆說,“我們都幹過這種事,無意識地抄寫下眼皮底下的詞語。他先寫了一個‘白’字,接著寫了‘馬’字,其實應該寫‘港’字……”

我們發現警督也坐火車與我們同行。

“即使運氣好到不可思議,什麽事都沒發生,但作案地點肯定是徹斯頓。兇手就在那裏,也許已經在那兒待了一天了。我的一個同事一直守在電話機旁,萬一有什麽事,他會立刻通知我。”

火車啟動時,我們看見有個人沿站台跑過來。那個人一邊伸手去夠警督的窗戶,一邊朝車上喊著什麽。

火車駛出車站後,我和波洛迅速穿過走道,輕敲警督所在的那個臥鋪車廂的門。

“有消息嗎?”波洛問道。

克羅姆平靜地回答 :

“和想象中的一樣糟。有人發現卡邁克爾·克拉克(Clarke)爵士被人猛擊頭部而死。”

雖然卡邁克爾·克拉克爵士並不為普通民眾所熟知,但他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曾經是聞名遐邇的喉科專家。退休後的生活相當富足,於是沉醉於一生最大的愛好之一 ——收藏中國陶瓷——之中。幾年後,他又從一個伯父那裏繼承了一大筆遺產,於是全情投入,並成為最著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之一。他已婚,但沒有孩子,住在德文郡海邊一幢自己建的房子裏,他很少來倫敦,除非有重要的拍賣。

不用多想就能知道,在年輕貌美的貝蒂·巴納德死後,他的死為報界提供了幾年來的最佳熱點話題。現在是八月份,報紙正缺少話題,這個事實讓事態變得更加糟糕。

“好吧。”波洛說,“宣傳也許能做到私下裏努力做不到的事。現在整個國家都會追查ABC了。”

“遺憾的是,”我說,“這正是他想要的。”

“確實如此。但也可能會給他埋下禍根。成功沖昏了他的頭腦,他會變得粗心大意……我希望他陶醉在自己的聰明裏。”

“這一切簡直太奇怪了,波洛。”我驚呼道,突然,我腦子裏閃出一個想法,“你知道這是你我第一次合作偵查這類案件嗎?可以這麽說,我們接觸過的所有謀殺案都是私人的謀殺案。”

“你說得很對,我的朋友。到現在為止,我們遇到的情況都需要從內部開始偵破。關鍵是受害者的過去。有重要的幾點: 從死亡中獲利的人是誰?他身邊的人有什麽作案機會?之前一直都是‘私人犯罪’。這是我們第一次碰到冷血的、非私人的謀殺案。來自外部的謀殺。”

我打了一個寒戰。

“太可怕了……”

“是的。讀第一封信的時候我就感覺有哪個地方不對勁兒……怪異……”

他不耐煩地做了一個手勢。

“不能這麽緊張……這個案子並不比普通的案子更糟……”

“這……這……”

“也許殺死一個或幾個陌生人比殺死親近的人——那些相信和信任你的人——更糟糕?”

“更糟糕,因為這很瘋狂……”

“不,黑斯廷斯。並不是更糟糕,而是更困難。”

“不,不,我不同意你的觀點,這會可怕無數倍。”

赫爾克裏·波洛若有所思地說:

“正因為瘋狂,所以更容易偵破。一個精明且神志正常的人犯下的案子要復雜得多。這個案子,如果我能忽然想到一個主意……這個字母順序案,找到其中的破綻。如果我能想到那一點,那麽一切就變得清晰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