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地平線上的烏雲(第2/2頁)

這樣下去,現在的職位也許幹不了多久了。金森自言自語:必須迎頭趕上去啊。夜間的空氣中傳來了微弱的水聲,這是建造在院子裏的人工流水的聲音。

“你會感冒的呀!”

妻子擔心地走過來提醒金森。

金森是出生在加利福尼亞的第二代日本後裔。在日美關系出現險惡氣氛時的1941年初,他隨同父母一起回國了。由於他的語言能力強,受到墨倉公司的賞識,因此進了墨倉商事的前身——墨倉產業。

戰爭期間他多次被派往東南亞各國的分店,戰爭結束後,他返回了日本。在整個財團處於茫然狀態時,他進了總務處,並在那裏幹了好長時間。

他在公司內受到重用是因為他有超群的語言能力,那是在接受美軍安裝半圓柱體兵營裏的冷暖設備時,他的這份天資得到了充分體現。以此為開端,他得到了美軍的賞識,在後來的修理美軍車輛,確保兵員的國內運送及幹部住宿設施、供應各種器材、處理垃圾等種種業務洽談中屢屢成功,給公司帶來了莫大的利益。

上一代主人高治並沒把金森單單看作是位語言天才,而把他任命為直屬董事長的總部規劃室室長。

1948年2月,當駐日盟軍總部作為占領政策的一環下達了解散財閥的指令時,已經鞏固了在公司中地位的金森充分利用他與美軍的關系和卓越的語言才能,成功地把那個指令的範圍控制在了最小的程度。

原本的解體指令規定在同一公司中老職工不得超過一千人,支店長級以上的幹部不得超過兩名,但由於金森的積極努力,對墨倉財團的指令實際上放寬了許多。

還是靠金森的努力,使得墨倉財團先於其他財團實現再次合並。通過這件事,上一代主人高治對金森更加信任了,金森在墨倉財團中占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然而,到了第四代的高道時代,金森的地位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大凡特別受前主寵愛的家臣給下一代主人的印象都不好。

高道和金森在性格上也不合。相對於注重人和的上代,高道主張只有競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動性,並在這種處世哲學的基礎上推行好戰的經營方針。高道聲稱要將錯亂的人事關系煥然一新,對原有的人事體制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對金森來說,這也好像是對自己下的逐客令。

應該說,他追隨保持著前輩傳統的溫厚的高義也是必然之舉。由於金森在上一代主人時就創下了不少業績,所以高道也不能肆意把他攆走,但大家都明白高道討厭金森。

最近,金森的企劃屢屢沒能在三金會上獲得通過,這是因為高道每每不贊成的緣故。

這樣下去的話,金森在墨倉財團的壽命豈止數年,也許一兩年都難保。金森不打算就這樣老老實實地被攆出去,他一直想趁自己的有生之年推舉高義,重現“自己的時代”。

金森為此一直在心中醞釀著一個計劃,如果該計劃成功,便可以一舉挽回自己日趨衰退的地位;如果能夠通過這個計劃把高義和高明聯合起來,就能夠顛覆高道。何況高道和高明的父子關系未必和睦。

只要高明、高義中的一位能任下一代墨倉統帥,金森就能操縱他們。雖然金森是上一代過來的職員,但在年齡上卻和高道相同,尚未到退休年齡。他懷有排除和自己不和的高道、將來成為垂簾聽政對墨倉財團發號施令的勃勃野心。正當這種野心悄悄進入實施階段的時候,出現了一系列令金森放心不下的動向。

高道的再婚、後妻的女兒的妊娠、高道對那來歷不明的人的寬容,以及目的不明的代辦公司的創立……這些情況若真像原澤成幸所說的是金森過於多心倒也罷了,但可怕的是當了高道的女婿的弦間這小子最近去了洛杉磯,而洛杉磯卻恰恰是金森起死回生計劃中的中心地。或許是偶然的巧合,但弦間在該地的兩年留學中究竟幹了些什麽,他不得而知,可總放心不下。

“弦間嗎?你可不要成為我討厭的對手……”

金森對這牽動了四面八方情報網末梢的來歷不明的對手感到不安,他仿佛看到了遠方的地平線上湧出的烏黑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