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傀儡(第3/5頁)

“假設第一通電話是替身打的,冬本在行兇之後,能不能從閃光六十六號換搭回音一六六號,成為問題的關鍵。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火車時刻表。閃光六十六號到達東京站時,回音一六六號還行駛在三島附近。這兩班次的列車,當天都完全按照時刻表行車。三島到東京之間約一百二十公裏,到達的時間差距一小時十分鐘。在這段時間裏,冬本是不是能變出從閃光六十六號,換乘回音一六六號的把戲?”

石原警部像提出問題的老師一樣,以眼光掃視在場的調查員。從他的眼光看來,似乎已有他自己的答案。在短暫的時間裏,沉悶的空氣滯留在房間當中。這時候,正在翻閱手中袖珍火車時刻表的下田刑警擡起頭:

自從和大川刑警一起調查冬本的不在場證明以來,他隨身都帶著火車時刻表。

“雖然不能在中途改搭,但是可以‘回去’。”

石原警部點點頭,奸像正好合意的樣子。

“閃光六十六號是十九點五十五分到達東京。如果這時利用國電,會走向舊東海道線,所以無法趕上後來的回音一六六號。為了能搭乘上行的新幹線,再怎麽樣都要利用下行的新幹線。以這種角度來看新幹線,二十點零五分有回音二○七號開往名古屋,這班車全部不對號。如果是這班車,到達新橫濱時是二十點十三分,就有足夠的時間改搭二十點四十分到達新橫濱的回音一六六號。當然,也可以考慮從東京坐汽車趕去的方法,但在不到五十分鐘的時間裏,想到達橫濱非常勉強,也容易被查出行蹤。如果要回去的話,我認為只有用新幹線回去。”

“和我想的一樣。”石原警部露出很滿意的表情,說道:“從新橫濱上了回音一六六號後立刻打電話,所以那通電話是過了新橫濱以後打通的。在橫濱從前就是想打也沒辦法。”

“原來如此。這麽樣給自己的不在場證明發出休止符,變成非常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大川好像十分感佩的樣子。

“可是第一次通話的瓶頸非常強固,我認為不必再故意發出那種休止符。我倒認為第二通電話才是休止符。只要看一眼時刻表,立刻就能識破從閃光六十六號回到回音一六六號的計謀,而且會有更多不合理的問題。”佐野刑警說。因為他年輕,所以說話毫不保留,他的話讓人聽起來,頗讓人覺得他瞧不起下田刑警的發現。可是,雙方都沒有把這種事放在心上。

“對冬本來說,如果有可能,他不願意打第二通電話。因為不在場證明只要第一通電話就可以成立,所以第二通電話另外還有目的。”

“他打第二通電話,是讓服務人員加深對他的印象。這樣子可以讓服務員產生錯覺,以為第一通電話也是同一個人打的。”

“正是如此。”

下田和石原的對話,解釋了佐野的疑問。

“這麽說來,第一次通話是替身的可能性越來趣大了。”大川說。

“嗯,所以只要能突破第一個瓶頸,冬本的不在場證明自然會瓦解。替身從回音向東京二六一——四八六一通話。可是如何在第一次通話中加入冬本的聲音?冬本的不在場證明完全看這一點了。”

調查會議從這個時候開始,沒有一點兒進展,不管大家再怎麽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突破瓶頸。

“首先,為了證明假設,冬本的身邊必須再徹底清查一次。先決條件是找出可能當做替身的人物,只要能找到替身,造成瓶頸的計謀就會自動揭穿了。做為殺人兇手的替身,一定是和冬本關系相當密切的人。過去一直沒有想到替身的事情,所以這方面的調查比較松懈。但是今後調查的重點就放在發現替身這件事,希望各位根據這一點加以調查。”

以石原警部的這番話做為結論,結束了這一天的會議。

4

調查的焦點集中在瞼形、身材和冬本信一相似的人身上。因為對方是“演員”,化妝輕而易舉,即使和冬本有點差距,想欺騙第一次見面的外行人,還是相當容易。

可是,這項調查並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麽簡單。紀久傳播旗下約有兩百多名演員,其中男性大約有一百二十人,年齡和冬本相近的大約有十名左右,但他們都是能自由自在變成“老旦”和“小生”的人,所以老人和童星也要列入對象。除此之外,也要考慮女扮男裝的情形。

尤其,最近的趨勢增加了許多“唱歌的演員”和“演戲的歌星”,演員和歌星的界線不夠明確,所以更麻煩。

當然,也可能利用不屬於紀久傳播的演藝人員,但要進行殺人時不在場證明的工作,還是利用本社藝人的機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