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公司裏的獨立王國(第4/5頁)

負責財會的石田專務憤憤地說道。

“源見憑藉著這一治外法權而目中無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到處給錢、行賄,巴結政府官員,似乎八幡朱印商社都是因為有了他的支撐才發展到今天的。這樣的賬單仍要商社支付的話,如果公司作為美國南方飛機公司行賄案關聯公司加以曝光,那麽公司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況且現在經濟不景氣,所有的商社都處於低迷時期,如果我們公司的整個形象因飛機銷售賄賂一案而被人們認為是家不法奸商的話,那可就關系到整個公司的生死存亡了。如果,他認為是一個人搞出來的話,就讓他離開這兒,切斷他與公司的聯系。”

“但是自源見掌管航空飛機部以來,咱們對國防廳和全日空的銷售還是很成功,使得我們公司航空事業部提高了知名度,這是事實。而且,在任何公司裏都理所當然地由事業部坐上第一把交椅的。”

中谷以謹慎的口氣反駁著。“第一把交椅”善於賄賂,因此這在公司成了賄賂的代號。

“不好辦啊,假如我們一開始就態度軟弱可不好辦喲。因為,這給外部的印象是只有源見才能管理八幡。自從說了飛機部連戰連勝之後,他就肆無忌憚起來,但是從整個商社銷售額來看,那只是微不足道的。這時候必須徹底追究源見的活動經費,以示公司的態度。”

“去年八幡朱印的交易總額高達五兆六千五百二十八億日元,在十大商社中名列第五位、在這中間,飛機的交易總額為五百至六百多億日元。它只不過占總金額的百分之一。”

從這個百分比來看,源見就沒有理由說是他養活公司的。

“如果董事長是這樣想法的話,我們乘此時徹底地查一查。”

終於看到了中谷和石田蠢蠢欲動的模樣。本來這兩人同源見就是“不共戴天”的關系。在八幡朱印商社內,原八幡派系同原朱印派系是對立的,後來,八幡把朱印合並在一起,所以朱印系的職員占少數,說他們對立一點也不誇張。

現在,八幡朱印分成兩派這是商社體制所造成的。現在公司存在著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一種人雖說他們已經置身於大商社之中,但仍和從前一樣,銷售的商品以纖維為主加上木材、食品這些事業部的人;而另一種人則乘著高速經濟成長的發展而來,比如船舶、飛機、基礎建設、機械等部門。這兩大派系的人員在意識上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纖維部的職員素以正宗自居,稱自己為“三河以來的嫡系”,看不起機械部之類的“外人”,對此機械部門的人員則認為,以纖維為中心的關西傳統型商社不足掛齒,從而希望把自己推上世界一流商社的位置。他們這種自負感是強烈的。這種自負是同機械吞並纖維的意識聯系在一起。這就是纖維同機械派別鬥爭的緣由。

最上好彰完全是纖維領域方面的人,是“纖維軍團”的統帥。中谷、石田作為他帳下的大將,一直對最上忠心耿耿。

與此相比,以源見為首的機械部門,因飛機的銷售突飛猛進而迅速擡頭,呈現出代表八幡朱印的最知名部門的景象。這對主流意識強烈的最上無疑是件不稱心的事。

源見是一九四九年進公司的,與戰前戰時進公司的最上、中谷相比是後輩,同時他比石田還要晚進公司,石田是戰爭結束後就進公司的,要比源見早兩年。在這排資論輩的商社中,在戰前進公司的前輩的壓制下,源見依靠他那精明強幹擴張了自己的勢力,為此他受到第三任董事長、現任會長木原太平的器重。源見是得到木原支持的,木原曾宣稱在他當權期間一定讓源見當上八幡的董事長。

木原越過戰後的限制壟斷法,從而並吞了朱印商事。是他實現了八幡躍身擠進前五名這一宿願的,並被人稱之為振興八幡的祖師爺。

雖然現在他已退居名譽職務,但依然是一位頗具影響的實力人物。公司裏的人都稱木原為“太上皇”。

源見充分利用木原這座靠山,建立起了“源見租界”這個不受公司管轄的獨立王國。

源見自恃有木原這個太上皇的撐腰,他非常獨斷專行,從不把最上董事長和中谷、石田等前輩放在眼裏。在管理層會議上,源見所領導的機械部常被看作是“不能冒犯的神靈”。這越發使得機械部“源見化”,越發脫離公司,似乎不再是八幡朱印商事的機械部、航空器部了,而成了“源見商社”的事業部。

就源見看來,最上董事長與其說是遲早會下台的靶子,還不如說這只不過是他成為董事長之前,暫時先由最上保管著這把交椅而已。中谷、石田這批人,雖說名分和地位比他高,但源見從開始就沒把他們這些人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