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再被追蹤(第2/7頁)

室內的一流飯店都集中在了憲法飯店及其周邊地區。理枝首先從最近的一家飯店找起。雖然這會兒還不是旅遊的旺季,但大街上的遊客非常明顯。

理枝非常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無論多麽忙,如果能和高原漫步在這充滿異國風情的國度裏旅遊,那該是多麽高興的事情呀!

然而這一切都必須是“和高原”在一起。如果沒有他,多麽美麗的風景都不會打動理枝的。不,她也不會碰上令她感動的風景的。

理枝正是通過“尋找高原”這個“媒介”才來到這裏的,才接觸到了另一個世界的;失去了這個“媒介”,赤裸了她內心的傷口會如同又灑了一把鹽一樣令她疼痛難忍的。

AA級的飯店裏沒有記錄。她又轉了一家A級飯店也毫無收獲。這時她巳經感到了疲倦。她打算明天再查一下另外5家A級的飯店,如有可能,再査一下B級的飯店。調査工作不能過於草率,因此一天不可調查得太多。

第一天只調査了一流的飯店,因此速度很快。但也並不是因為是一流的飯店才節約了時間。這是因為“先來的那個客人”已經問過了。而理枝不過是跟在這個日本人的後面又重復了一遍。因此飯店方面當然還記得這些結論,所以能馬上回答理枝的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有人在她之前也在追査高原(當然也包括隅谷)的行蹤。

理枝只得到了這一條線索。迄今為止她打算尋找“冒名了高原的隅谷”,也就是說她要把高原作為目標進行尋找。

因此,對於追尋高原而來的人來說,理枝認為一定是“耀子的人”。但也許是為了追尋隅谷的人呢。隅谷是罪犯。在他偽裝成高原之前有許多人在找他。由他的詐騙而造成了很多受害者,他還受到了全國的通緝。

“這樣的話,說不定是從日本來的警察呢”——理枝這樣認為。由於她太癡情於高原,把高原看成了中心,所以這會兒才意識到了這些。

但當她査問了幾家飯店後,她發現了其中的疑問:飯店方面對這個日本人有不同的看法。

比方說,“雅典宮”飯店認為這個日本人“體格健壯,皮膚較黑、而”金斯宮殿“飯店則說這個日本人”消瘦,皮膚較白“。為什麽同一個日本人在他們的眼睛裏竟然有如此反差的印象?

“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難道有兩個人在找隅谷嗎?

也許隅谷作惡多端,有好幾個人在找他吧?

在這些飯店査找的過程中,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作為古代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希臘,和旅行者們大體上都會去朝拜的古代“神”殿一樣,理枝同樣懷有一種緊張和好奇的心態,但她是擔心在這不熟悉的國度的大街上會突然碰上一個過去的熟人。

沐浴在夕陽中的大殿,在這些充滿了原始風貌和現代風格交織的城鎮中超然脫俗。它那從遠古帶來的色彩和造型無不充滿了2500年歷史的巨大魅力。

享受著現代生活的人們卻對古代遺跡如此鐘情。理枝看到這些也憑生了一種感慨。她突然產生了想去一下衛城看看的願望。在夕陽照射下,衛城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時刻,仿佛它周圍的街道全都沉浸在甘甜的空氣之中。

但理枝又馬上意識到沒有高原在自己身邊,頓時一股空蕩的寂寞感又油然而生。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背離了那充滿了無比誘惑的衛城,返回了飯店。

她去服務台取房間的鑰匙,剛才的那名服務員還在。看到理枝,似乎有話要對她講。

“有什麽事兒嗎?”

理枝問道。也許是父母擔心,從東京打來了電話?

“啊,沒有特別的口信,又有一名日本人來打聽‘高原’和‘隅谷’了。”

“是日本人?”

“對。就是小姐出去後一個小時左右來的。”

“什麽樣的日本人?”

“皮膚有些黑,體格很健壯的人。我看不出來日本人的年齡,不過有30左右歲吧?”

“皮膚黑,體格健壯?”

理枝又重復了一下服務員的話。由於她問過這名服務員,所以他特意觀察了吧。這個特征倒和今天理枝去過的一家飯店提供的印象符合了,而且他說今天來的是“另一個”日本人。

“今天這個人的確是和前幾天問同一個問題的日本人不是一個人嗎?”

理枝又叮問了一句。

“是的。雖然我記不太清楚上次來的那個日本人,但肯定不是一個人,前一個日本人多少小一些,而且瘦一些。”

他的話很自信。這麽說來的確是兩個人了。而且他又加上了一句:

“今天來的這個日本人還說如果‘高原’或‘隅谷’來了的話,一定要和他聯系一下,還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住的飯店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