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忌諱青春(第6/9頁)

英司對父親怒吼道。其實,他心裏最討厭的是他自己。

矢吹英司已記不清,自己是什麽時候受到排擠的。在初中一、二年級時,的確還能像個普通學生那樣學習。可後來逐漸地對學校的課程感到厭倦了。

教師講的話,一耳朵聽,一耳朵冒,只要一坐到教室裏,瞌睡就來了,覺得那些聽得進這樣枯燥無味的課程的同學,真像是另一個星球上的人。

其實,其他人也把英司看成了外星人。即使同在一個教室裏,英司的心卻似乎飛到了另一個星球上去了。

有一天,班裏的一個優等生讓英司辦一件奇怪的事。那個學生把英司叫到一個角落裏,說要是英司把某一個電視連續劇一集不落地看下來,將劇情講給他聽,他就一個月付給英司一千日元。這個電視劇當時最受中學生的青睞,英司也一直在看。

既看了電視劇,又能得錢,英司感到賺了便宜。這個學生後來又不斷增加其它的節目,隨之“工資”也漲了。他在支付工資時,一再囑咐此事不可外傳。

不久英司終於明白了這個同學的用意。他在一些優秀的競爭者面前,把英司看後講給他的連續劇,裝成是自己親自看的樣子,繪聲繪色地講給他們聽,為了迷惑競爭對手,才使用了這樣一個騙局。

然而,使英司吃驚的不是這件事的本身,而是他“雇主”的對手們對劇情也能侃侃而談。在班裏,根據總分數的平均值,可分為成績好的或成績差的,或者說是有野心的和無野心的兩種人。前者以寶塔尖為目標,展開激烈的競爭,為了超出對手,采取了一切手段。

雇傭成績差的同學從事“電視工作”就是出於這一目的。其費用都是父母給的。

在了解到內情之後,英司徹底脫離了升學競爭的行列。不是因為他感到同學卑劣,而是覺得不值得和這樣的人競爭。

教師也不將英司這類落伍的學生放在眼裏,只顧及優秀生,為有更多的人考入一流的重點中學而竭盡全力。但為了挽救一名落後的學生,就不得不犧牲十個、一百個優秀學生。這樣做不僅一點都不算教師的成績,還會遭到眾多優秀生家長的抨擊。教師們不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而以教師生涯做賭注的。

現在教師所說的優等學生,就是總分平均值高的學生。只在某一學科中顯示出超眾的成績和才能,但各科平均分數不高擡不起頭。

偉大的天才是具有極端偏頗的才能。這與全能運動員那種面面俱到,而沒有特長毫無等同之處。

在奇才一顯身手之前,讓他們經過總分平均值這個輾壓機輾壓,改造成均衡發展型的人,並批量生產,這就是當今的教育體制。

衡量現在教師的標準也和保險、信貸的外勤人員一樣,根據進重點中學率的高低而論。這雖然有些可笑,但卻是不容改變的事實。

“你為什麽要這麽拼命學習?”英司有一次這麽問他的“雇主”。

“為自己唄。”“雇主”似乎認為這種問題不值得一問。

“學習就那麽有趣嗎?”

“不能說有趣沒趣,總之是為了自己。”

“你所說的為自己,是想考個好學校吧?

“考個好學校將來就輕松了。”說到這兒,他馬上以警覺的目光看著英司,問道:“你不會也想報考一個好學校了吧?”唯恐又多一個競爭對手。

“你別開玩笑啦,我可一點也沒這個想法,就是現在有了,也來不及了。”

“說的也是。”“雇主”這才放下心來。

“你每天學習幾個小時?”

“你可不要對別人講。”

“那當然嘍。”

“好,如果你講了,我就再也不讓你做我的電視監視器了,這與企業秘密一樣。”

“放心吧,我還不願意丟掉這份業余工作呢。”

“一天要學習五個小時。”

“啊?從學校回家後嗎?”

“當然。在學校的功課不算。”

“那麽,你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

“學習以外的時間要壓縮到最少限度,特別想看的電視就和吃飯的時間結合在一塊兒。”

“雇主”對自己的“雇員”放松了警惕,比較坦率地透露了內情。這件事使英司驚嘆不已。

“你這麽用功,將來想幹什麽?”

“當醫生或工程師。我老爸讓我成為一個能賺錢的人,當律師也可以。對了,補習學校的教師也挺好。反正一天上二三個小時的課,就能掙到錢,而且也比較體面。你要是沒有出路,我可以雇傭你做勤雜工。”

“我還能當勤雜工?”

英司沒有生氣,和他談話,自己變得像個呆子。事後他才發怒,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件事本身。

英司打那以後,斷絕了攀登高等學府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