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 四(第3/3頁)

噢,就別再提老夫的事了,咱們回頭談談百物語吧。唉。至於稍早提及的青紙燈籠及燈芯,兩者應算標準規矩。而且還是源自江戶的規矩,是江戶的文化人所創的法式。

噢?不、不,這絕對稱不上高尚的規矩。百物語這遊戲,並非僅限於有教之士間流傳。想必在鄉間,也有類似的規矩。於爐火旁為孩兒說故事,不也有一夜不可說太多的規矩?沒錯,正是如此。

既然是說給孩兒聽的,想必凈是些虛構的娃兒故事。沒錯、沒錯,大抵是民間故事。在同一夜裏敘述多則此類故事,亦被視為禁忌。

這類民間故事應該凈是虛構的。如今這類故事叫什麽來著?就是曲藝小劇場的舞台上演出的那些個……沒錯,就是咄家所說的……是的,就是人情咄、怪談咄、芝居咄、落咄一類。

所謂落語,想必原意即遺落的故事。噢?是嗎?事實上,落語也曾被稱為民間故事。

噢?是嗎?這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馬先生數度表示是神經過敏使然,讓劍之進先生想到了累之淵?

敢問這是何故?噢,叫作《真景累之淵》?這指的想必是《累之淵後日怪談》吧?記得老夫曾聽聞的是這個書名。噢?原來如此,這“真景”,原來是“神經”的諧音?這可真是滑稽呀。三遊亭圓朝果然令人佩服。

唉,圓朝的演出,可真是精彩絕倫,老夫曾觀賞過好幾回。安政大地震前不久圓朝先生擔綱壓軸的那場演出,老夫也曾前去觀賞。當年圓朝年歲尚輕,仍是個孩兒,故並未吸引多少看官,但老夫可是甚為喜愛。《累之淵後日怪談》就是當年的創作。是的,內容與二代目圓生的《累草子》截然不同。當時可是博得了不少好評哩。

畢竟是怪談,老夫當時可是引頸企盼。之後,圓朝先生又創作了諸如《鏡之淵》等怪談戲碼,不愧是個實至名歸的巨匠。

唉,老夫已有多年未造訪寄席,對其近日又創了些什麽戲碼,可就一無知了。

維新後,圓朝先生益發受人歡迎,看在老夫這老戲迷眼裏,一則歡欣,一則失落,畢竟有幾分自身所好已非一己獨有的感慨。唉。似乎真是如此,據傳澀澤榮一先生亦是圓朝先生的戲迷。如此看來,圓朝先生似乎頗受學者賢人喜愛。至於老夫這種小人物,可就無足輕重了。

噢?圓朝先生曾辦過百物語怪談會?曾辦過一回?是在前年嗎?噢,原來是大前年的事了?

如此說來,似乎曾見過報上報道此事。記得圓朝先生搜集了不少幽靈畫作,當日便是掛起其中數幅,當場辦起了百物語。記得是在柳橋,是不是?沒錯,當然是大受歡迎。

劍之進先生可就是憶及這件事?那麽,與圓朝先生是如何結識的?噢?由惣兵衛先生居中引薦?惣兵衛先生也看戲嗎? 噢?原來是透過惣兵衛先生的師父山岡大人?

可是山岡鐵舟大人?唉,老夫竟然忘了,惣兵衛先生的劍術乃山岡鐵舟大人直傳。噢?老夫當然聽過,此人可是鼎鼎大名的幕末三舟之一哩。

噢?圓朝先生與山岡大人,是三舟中的另一人高橋泥舟牽線結識的?唉,還真是段奇緣呀。

山岡大人乃千代田開城的大功臣,如今官拜宮內大書記官。除劍術之外,也好鉆研書道,漢學、禪學之造詣更是精深。噢,記得此人還曾興建寺廟。就連谷中的全生庵,似乎亦為鐵舟大人所建。

不過提到禪學,禪學與民間故事、山岡鐵舟與三遊亭圓朝,是如何撮合上的?這問題本身就活像個禪門問答,老夫完全無法參透。不過,記得圓朝先生對禪學亦頗有鉆研。噢?圓朝先生曾向鐵舟大人學禪?噢,這還真是讓人吃驚,完全出乎老夫意料呀。

那敘述民間故事為何需要學禪?噢?圓朝先生曾應鐵舟大人之邀演出桃太郎的故事,但結果不甚理想,挫折之余,便拜其為師,向其學禪?原來個中還有這番緣由。

那麽,惣兵衛先生已同山岡大人商談過?

噢,原來是這樣。那麽,此事若是由良卿起的頭,想必不難向山岡大人交代。

噢,若是如此,敢問圓朝先生是否答應了?

噢,是嗎?那可就太精彩了。想必結果將無可挑剔。

如此一來,各位將有幸見識到名聞天下的三遊亭圓朝演出怪談。如此機會,絕對是千載難逢,著實教老夫欽羨不已。

噢,先生說了什麽?尚須一人在場驅邪?

這——

噢。且慢,且慢,與次郎先生,或許不妨邀一法師到場。老夫可為先生推薦一位高僧。

是的,斡旋之事盡管交給老夫。還請先生務必邀請這位高僧參與。

此外,可否請先生再幫老夫個忙?先生可願聽老夫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