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一個叫白楊的男人

如同所有電視劇的狗血劇情一樣,真等警員們趕到現場了,那個疑似失蹤人員童丹青的人也早不見了。

瞧吧,和我說的一樣吧?下車就在廣場四下裏轉悠的葉南笙睇了龔克一眼,眼裏表達的是如上意思。龔克眼光柔和,摸摸她的頭說句“別亂跑”後,自己跟著戴明峰去見提供線索的那個人。

龔克這樣的舉動讓臉皮自認很厚的葉南笙也不好意思,她四下裏看看,見沒人注意她這裏,這才吹著口哨,裝成沒事人似得去旁邊踢石子了。

地點是離榆淮區不遠的榆淮太平兩區交界處,這個地方在臨水是個極特別的存在,隸屬臨水老城區,有臨水最大一條內城河。相傳從唐代起,這個地方就是作為商貿樞紐區存在於世的。後來歷經朝代更替變遷,發展至清朝,這裏儼然成了當時東北最大的貿易集散地。

經濟的發達帶來其他發展,聽說在那時候,不少文人墨客都喜歡在當時臨水城最高的一棟建築潯水樓裏題字談詩。而這塊地方也被老臨水人昵稱為水根,意思是這裏是臨水發展的根基之地。

後來新中國建立,再到後來改革開放,動車高鐵普及,船務逐漸沒落,水根也漸漸褪去了經濟樞紐的光環,成了臨水城一個安靜的存在。但這不代表臨水人忘了它。1990年,由臨水市政府出資,臨水市最大的書城學府書城在這裏落成,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學府書城成了臨水市難得一見的大面積書店。

自書城建成後,數不清的作者名人在這裏舉行過簽名售書,所以在電子閱讀高度發達的現在,書城難得的並沒沒落。

戴明峰在詢問那個目擊者,龔克則細致的打量四周環境,臨水書城就在不遠處的背後,正對著大門的是個十字路口,空中用金屬架架起攝像機和紅綠燈等設施,下午三點,非雙休日,路上行人卻不少,看起來是個相當繁華的路段。

根據目擊者聲稱,他是離開簽售會時,出門在一個十字路口地方看到的那個疑似童丹青的人的,目擊者描述說,那人穿的是件紅色T恤,低腰牛仔褲,走路似乎不是很穩,當時被一個男人半架著走在馬路上。

做好筆錄,戴明峰去找賣單兒半天的龔克征詢意見:“龔老師,你什麽意見?”

“你什麽意見?”龔克反問。

戴明峰抿著嘴唇:“我覺得,這個人是童丹青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是她,她幹嘛不回家?”

“也許她想回卻回不了呢?”龔克沉思,“別忘了,那人說她是和一個男人在一起的。”

“你的意思是,童丹青被挾持?!”戴明峰瞪圓眼睛,可他又覺得說不大通,如果是劫持,幹嘛沒人打電話勒索,綁架這門活兒,要麽為錢,要麽尋仇,可從現在的情形看,似乎兩者哪個都不占啊。戴明峰一臉茫然。

“別急,我們還是先確認下那個人是不是真的是童丹青吧。”龔克指指頭頂,那裏一台照相機正間或打著閃光,是負責監督車行的記錄用相機。

戴明峰點頭。他們準備打道回府,這時開始不知去了哪兒的葉南笙姍姍的出現了,她手裏拿著本小冊子,是剛剛在書城門口拿的。封面是黑色底圖,上面竄著紅色火苗,是夜燒的續集預告,葉南笙說,裏面附了夜燒2的第一章預讀。

對於昨天葉南笙關於案件和小說劇情一致的揣測,戴明峰有些懷疑。可這種懷疑直到第二天上午,一則消息傳回警局,戴明峰的態度才從完全不信變成了將信將疑。

因為同葉南笙拿的那本小冊子裏得到的劇情預告來看,第一名失蹤者並沒有死,而是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清晨,重新回到家裏。

曲三元是在這天清晨被下樓買牛奶的鄰居發現睡在自家門前的,身上未著片縷的情況下,意識也是完全失去的。

從醫院問詢未果歸來的戴明峰眉毛皺得緊緊地對龔克說:“曲三元昏迷,看起來,龔老師,我們真有必要去會會這個寫書的白楊了。”

從輿論的曝光角度講,白楊是個相當低調的人,除了他本人從未接受過任何書面或媒體的采訪外,甚至連出版社的人都沒見到過白楊本人。負責接待警方的西苑教育出版社的一名沈姓編輯,關於警方同他問詢的問題,他是一問三不知。

“我是真的不知道,我們社裏也沒人見過白楊,當初他也是把稿子投到我們社的郵箱,被我們總編看中,然後簽約,再出版,就這樣。”似乎覺察到自己用這樣的語氣和警方對話有些不妥,沈編輯緩口氣,“不過當初簽訂合同時,白楊倒是給我們留了一個地址,我們社長也去找過他,但沒找到,我可以把那個地址給你們。”

說完,沈編輯回身在他的儲物櫃裏一陣翻騰,角度問題,龔克剛好看到儲物櫃裏堆成摞的紙張,似乎都是文件。沈編輯找了半天,總算從紙摞中層找到那張屬於白楊的出版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