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月琴島(第3/4頁)

智子的母親琴繪,在智子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智子對母親的印象並不深刻。

在她的記憶中,母親總是那麽孤寂、憂郁,不論智子如何費心回憶,也想不出母親的臉上曾經出現過笑容。智子的母親不只孤寂、憂郁,似乎還有一肚子的悔恨與悲痛的回憶,她經常半夜做夢,發出駭人的驚叫聲,直到整個人清醒過來後才停止,但清醒時又會不停地哭泣。

年幼的智子每回看到這種情況,心中總充滿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戚與害怕,所以她也摟著母親嚎啕大哭。不料這反而又勾起琴繪的傷痛,於是她抱著智子哭得越發傷心。

即使到現在,智子仍感到百思不解。

(究竟是什麽事情讓媽媽這麽難過、傷心?)

不過,她並沒有向任何人詢問母親為何有這麽異常的舉動,因為在智子的潛意識中,總覺得知道事情的真相是可怕的。

至於琴繪的父親,也就是智子的外祖父——大道寺鐵馬,在智子還未出世時便撒手西歸了。

他去世的時候,甚至不知道琴繪已懷有身孕的事,所以偌大的大道寺家目前只剩下智子和外祖母阿真兩人相依為命。

智子的外祖母阿真今年六十歲,她的身體從年輕時就不大好,一年到頭疾病纏身,可是自從十九年前失去丈夫,隔年女兒又生下一個私生子之後,她的精神反而越來越好。這大概是堅強的意志力的作用吧!

但是她也為自己宿疾纏身、無力打理家裏的繁雜事物,以致女兒做出越軌的行為而自責不已。

阿真是明顯的轉變就是在智子出生之後,便不再穿和服而改穿洋裝了。即使是現在,這位強健的老婦人依然身穿一襲洋裝。

她十分疼愛外孫女智子,可是絕不會過分溺愛她,這恐怕是因為她自省從前過於溺愛琴繪的緣故。

大道寺家還有許多下人,但是這些下人和本故事沒什麽關系,所以在此不說也罷,只是有一位不可輕視的人物卻非得介紹不可。

這個人就是智子的家庭教師——神尾秀子。

神尾秀子在大道寺家擔任家教已經有二十年以上的歷史,她以前一直是智子的母親——琴繪的家庭教師。

住在離島的人原本就比較擔心子女受教育的問題,大道寺鐵馬不忍心讓獨生女遠赴外地求學,只好高薪聘請神尾秀子擔任女兒的家教。當時琴繪十四歲,神尾秀子二十一二歲,剛從專校畢業。

誰不愛美的事物呢?當神尾秀子第一眼看到琴繪的時候,她就非常喜歡琴繪,而且這份關愛與日俱增。

琴繪不僅美麗,個性又溫柔、乖巧,不論男女,只要是接近她的人,自然都會產生想要保護她的念頭。神尾秀子也不例外,她一直視琴繪如掌上明珠般地疼愛。

當琴繪的課業已告一段落時,神尾秀子依然不願意離開小島,而另一方面,大道寺鐵馬也不願讓她離去。因為當時阿真的身體非常羸弱,大道寺家實在很需要一位能處理家務的女管家。

正好神尾秀子年輕、聰慧、有才能,大道寺鐵馬很放心地把家中的大小事情都交由她掌管打理。漸漸地,神尾秀子的身份便從家庭教師變成女管家。

後來大道寺家遭逢鐵馬去世、琴繪又未婚生子的慘狀,神尾秀子也不忍心在這個時候離開,只好身兼管家和保姆的工作。而且當琴繪去世之後,神尾秀子又擔負養育智子的責任,到了智子該上學的年紀,她更是責無勞貸地成為智子的家庭教師。

這時神尾秀子已經四十四五歲了,盡管她把一生都奉獻給琴繪母女,但是她從不後悔自己的付出。她愛智子一如當年疼愛智子的母親琴繪一樣,甚至比疼愛琴繪更加疼愛智子。

由於智子比母親琴繪還美麗、聰穎,所以對神尾秀子而言,將智子教育成一位才智出眾、高雅大方的女孩子,是她這輩子最大的心願。

事實上,智子之所以能成為一位集美麗、才智於一身的女性,也全是神尾秀子的功勞。

最近智子將要度過她十八歲的生日,可是智子、外祖母阿真,以及家庭教師神尾秀子三人,對即將到來的這一天都有不同的感觸,她們既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同時也害怕這一天的到來。

為什麽呢?因為智子年滿十八歲,她們三人就得搬到智子住在東京的父親——大道寺欣造那兒。而且這一兩天,智子的父親就會派人從東京來迎接她們。

如果有哪位讀者曾在昭和二十六年五月二十日這天的黃昏,偶然坐船經過琴杆呷的突出處,就會見到世界上最美麗的一幕景象——一位女子站在如鳥橡般尖細的懸崖峭壁上,在初夏藏青色的山茶樹陪襯下,那美麗的倩影宛如一幅圖畫。她那垂肩的黑發由於海風的吹動,在夕陽的照射下不時閃著金光,並在白色山茶花的襯托下,留下淡淡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