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第3/11頁)

“對……。古人將人由於天變地異而死亡的構圖,逆轉為因為人的緣故而發生了天變地異這樣的構圖。這是最早的大逆轉。接著,又再一次發生了逆轉……”“逆轉不只有一次?”

多多良睜圓了小眼睛。

“簡直就像偵探小說呢。”鳥口說。

“是啊。”中禪寺難得同意。“在人無法與自然相抗衡的時代,這樣就可以了吧。禦靈信仰應該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隨著時代變遷,人類真的能夠操縱自然了。”“哦……”

“灌溉土木、產鐵精煉、養蠶紡織——技術的提升,真的開始淩駕自然了。對於沒有技術的人來說,技術應該就與上天自然的威脅一樣,是莫大的威脅。為了理解這種神秘不可思議的技術,人們再次導入了相同的機制。”“在技術中尋求神性?”

“神性……,或者說是……蔑視……”中禪寺簡短地說。“例如陰陽師的崛起和衰微,就很清楚地表現了這個過程。”陰陽師——鳥口並不清楚陰陽師是什麽樣的人。但是知道中禪寺第三張面孔的人,都稱他為陰陽師。

昭和的陰陽師開口了:

“陰陽師……以前被稱為陰陽博士、天文博士,是當時最尖端的科學技術者。有一段時期,在宮中也極具權勢。這些都是因為陰陽師搭上了最早的逆轉的潮流。陰陽師統率技術者集團,利用舶來的最新知識解讀世界,做為世界的操縱者,受到尊敬與重用。但是……陰陽道後來受到禁止,陰陽師步上凋零一途。”“祓除惡鬼的陰陽師……成了惡鬼。”“沒錯。當中的理由有幾個……”中禪寺說到這裏,沉默思考了一會兒。

“首先是剛才多多良舉例的《今昔物語集》中的一節——物怪以器物之形現身的故事。就端看……如何解讀它。”“就像你剛才說的吧?不是器物化成妖怪,而是鬼神之類的東西化成器物……”“換句話說,這代表不可知的力量就是道具——技術,對吧?”“這怎麽了嗎?”

“所以說……”中禪寺說道。“想要掌控自然的願望翻轉過來,成了禦靈信仰,另一方面,掌控自然的技術也同樣地不斷開發——換言之,怨靈與技術是對付自然的兩個輪子。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禦靈信仰漸漸地失去了效力,對於自然的畏懼心理就是這樣轉移到原來應該是為了統治自然而開發的技術身上。然後……”“然後……?”

“就像自然現象的空中放電被視為雷神一般……技術也被賦予了人格。”多多良用力一拍膝蓋。

“啊,那就是……器物之精嗎?”“是的。我認為那就是器物之精。”“這個嘛,很容易懂。可是、不過、那樣的話……中禪寺,先等一下唷。呃……那樣的話,付喪神呢?付喪神跟這個不一樣嗎……?”不一樣嗎?——多多良再一次發出疑問,以抽搐般的動作又彎起脖子。中禪寺答道:“我覺得不同……或者說,必須視為不同,道理才說的通。”“道理?可是如果說對於技術的畏懼、想要控制技術的心理賦予了技術這個概念人格,應該也能應用在道具的付喪神上啊。”“不……雖然不是毫無關系,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同。”中禪寺說。

“怎麽個不同法?”

“這個嘛……這類器物的精,是器物的本質,是最初就具備的事物,對吧?”“是……啊。”

“掃帚被制成掃帚的瞬間——從竹子變成掃帚的瞬間,就具備帚精這個普遍的概念了。但是付喪神是道具本身經年累月變化而成。帚精的話,每一個掃帚的個體屬性在某種程度上會被舍棄掉。但是如果是掃帚的付喪神,就可以特定說是這把舊掃帚變化而成的。換言之……如果以剛才的幽靈的例子來比喻,器物之精就是三魂,而付喪神是七魂——我是這麽認為的。”“物品的概念與物品本身。”

“是的。”中禪寺點點頭。“……是靈與物。”“那麽,經年累月……這部分是重點啰?”“是啊,剛才多多良舉的中國《搜神記》非常古老,不過從中可讀到物品經過長久的時間會化為怪異這種想法的萌芽。不過《搜神記》只是說明時間經過會為萬物帶來同樣的變化罷了,這很理所當然。《搜神記》的說明與其說是著重在時間經過,更偏向於氣一亂,就會產生怪異。”多多良點頭如搗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