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官

在楊雲主持操辦下,工坊兩天後正式開工運行,不過初期制造能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這也跟原材料緊缺有關。

也就在同一天,劍南節度使派來的使者從益州抵達什邡縣城。

蘇縣令派人去請楊雲來見,這幾天時間裏,楊雲已了解如今大唐及劍南道地方情況。

李隆基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纮、杜暹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軍事方面,唐初朝廷在重要州鎮分置大總管或總管,主管軍事。武德七年,改大總管為大都督,總管為都督,設大都督府、都督府,總管數州或數十州軍事。儀鳳二年,高宗命劉仁軌為洮河鎮守使,率大軍屯駐,以禦吐蕃。在此之前,凡有戰事,征集軍隊,臨時命將,戰後兵歸諸衛,將則還朝,不長期屯駐某一地區。從劉仁軌起,開始大將握重兵長期屯駐邊地先例。

睿宗景雲元年,朝廷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景雲二年,以賀撥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之名至此正式確立。

開元以來,大唐西北部沿邊重要軍事要地,幾乎都設置節度使,節度使通常兼任所轄地的經略、支度、營田、轉運、監牧諸使,於是,權力日重,轄區內民政、財政、司法、監督等各種事務,地位逐漸淩駕於州郡之上,地方行政區劃實際上由州、縣兩級制變成三級制。

開元二十一年,也就是楊雲來到大唐這一年,李隆基分大唐為十五道,每道置采訪使,掌管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有便宜從事的大權。

當下的劍南節度使名叫王昱,在出任這個職務前是朝中九卿之一的太仆卿兼左金吾將軍,位高權重,他同時還兼任劍南道采訪使之職,真正的軍政大權一把抓。

需要注意的是,節度、采訪都是使職,官署分別稱之為使府、幕府,其僚屬稱為幕職,其中幕府的幕職有副使、支使、判官、掌書官、推官、尋官等,此次王昱派來的使者便是劍南道采訪副使孫德能。

楊雲在縣衙內見到孫德能。

這是個身材魁梧、略顯富態的中年人,皮膚白皙,長著一只鷹鉤鼻,給人以一種陰險詭詐的感覺。

自從見面蘇縣令代為引介後,孫德能就沒正眼看過楊雲。

到了縣衙後堂,孫德能毫不客氣地對蘇縣令說道:“節帥已看過你的書函,特派老夫來跟你說一聲,讓你征調地方民夫,配合漢州調派來的一千府軍,於年內平定南蠻。”

蘇縣令聽到這話不由大吃一驚,“蠻子分散在劍南道西部各州縣,兇殘蠻橫,短時間內如何能平定?”

孫德能橫眉冷對:“你敢違背節帥號令?”

蘇縣令臉色慘白,如同吃了蒼蠅般難受,明顯他跳過漢州刺史跟劍南節度使王昱表功開罪了某些人,才會遭致如此對待。他本以為自己立下大功,只等升官發財,現在才知道原來領了個苦差事。

孫德能看了楊雲一眼:“你不是說有高人助陣嗎?節帥準許了,你可以繼續聘用這位高人,至於軍需物資等,本官會派人跟你接洽,不過大頭還需要你自行籌集。”

蘇縣令欲哭無淚。

孫德能神色間滿是不屑,不耐煩地揮了揮衣袖:“本官在什邡只停留一日,明天一早便走,若有要事需要本官轉告節帥,趕緊說出來……節帥近來很忙,不喜歡聽下面的人嘮叨。至於你說的什麽小真人?呵呵。”

說到最後,孫德能又瞟了楊雲一眼,連楊雲有什麽本事都沒詢問,便揚長而去。

楊雲沒跟孫德能對上話。

他算是看出來了,孫德能根本瞧不起他,或者把他歸為江湖騙子一類,畢竟朝廷不是人人都相信道法之類的東西,《論語》中早就說了,子不語怪力亂神。

蘇縣令趕緊出門相送,半天後回到後堂,有些為難地對楊雲道:“小真人,節帥讓本官領兵平定漢州周邊蠻子,可現在不但人馬缺少,更無兵器和物資,您看……?”

楊雲攤攤手:“能幫的我自會出手,不過平蠻之事則愛莫能助。”

蘇縣令拉著楊雲的衣袖:“沒小真人相幫,本官哪裏有本事平蠻?本以為朝廷會加以封賞,誰知……唉!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楊雲不由替蘇縣令可憐,不過有些道理他明白,任何世道不是說有本事或者立下功勞就一定得到重用,違背掌權者的意志,人家會讓你好過?你蘇縣令不過是因為不識相而吃虧,怪不得別人。

蘇縣令目光熱切:“若是令師能來相助,想必平蠻有望,不知如何才能拜望仙師,請他老人家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