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星海汽車公司的第一台機器(第2/2頁)

“這就是你們組裝的發動機?”

沈老板打量著眼前的機器,多少有點興趣。

汽車見的多了,發動機也見的多了,打開引擎蓋就能看到。

可這種單獨的發動機還是第一次見,看著挺小的嘛,裝到車裏怎麽就一大陀。

薛鵬興道:“這是一台四缸機,50%的零部件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剩下50%我們沒法生產的零部件是外面采購的,從國內采購的零部件只占了不到8%的分額。”

沈輝問道:“性能怎麽樣?”

薛鵬興道:“我們在三菱的技術基礎上做了許多優化,也吸收了不少國內幾大廠商的技術積累,設計性能也只能達到豐田上一代的同排量發動機,實際樣品可能更低,雖然我們的備件和材料沒考慮成本,但在工藝上肯定有差距,這需要時間追趕,我估計能達到設施性能的80%,如果細分的話,動力可以達到90%,壓縮比和燃油比這些要低一點。”

沈輝又問:“耐用方面呢?”

薛鵬興道:“這個現在沒法辦估算,需要實際數據對比,畢竟材料方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即使我們吃透了三菱部分技術,但也只是部分關鍵零部件,三菱的大多數配件也不是自己生產,所以我打算跟幾個大廠和市裏合作,直接上路測試。”

沈輝來了興趣:“怎麽合作?”

薛鵬興道:“市裏跟車企訂購一批出租車,我們給車企免費提供發動機,所有動力總成方面的售後我們來負責,這是檢驗機器最有效的辦法,跑出租最費機器,我們可以從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我們還有哪方面存在不足,然後才能不斷改進提升。”

“很好!”

沈輝欣然贊同:“這辦法不錯,閉門造不出好機器,還是需要市場考驗,不過生產線你怎麽解決,工業化的生產跟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可不是一個概念。”

薛鵬興道:“我打算前期先不上生產線,雖然手工組裝成本很高,但在機器的性能沒有完全吃透之前,不大批量生產的話成本只會更高,所以我打算前期先靠手工組裝,等把機器性能完全吃透之後,再引進生產線,考慮大批量生產。”

沈輝問道:“手工組裝一台機器的成本是多少?”

薛鵬興道:“不計人工成本的話,可以控制到十萬左右!”

“……”

沈輝無語,他再對錢沒概念,也知道這個成本有多嚇人。

一台車才不到十萬,發動機的成本就得十萬,還是不計人工的成本。

難怪車企不肯在研發上燒錢,這特麽還真是在燒錢。

這還只是個四缸機,不是他想要的目標。

“你們決定吧!”

沈輝心裏抽抽了下,又問:“六缸和八缸機現在能造出來嗎?”

薛鵬興道:“造是可以造出來,我們拿到的三菱的技術也有六缸和八缸機,國內其實也造過六缸機和八缸機,只不過因為成本和性能的原因一直沒有推到市場上,可是缸數越多技術方面的難度也越大,目前還在設計階段,計劃明年試制幾台先看看情況,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先把四缸機完全吃透。”

“十二缸呢?”

沈輝又問,這個才是他的目標。

還有十六缸呢!

薛鵬興道:“十二缸也可以試制出來,我們也拿到了一汽的技術,不過對比幾家大廠的機器差距很大,從三菱拿到的技術最大只到八缸,沒有十二缸的技術。十二缸機跟八缸機和六缸機相比技術難度更大,而技術的叠代升級需要積累,三菱的技術雖然讓我們避免了不少彎路,但畢竟是十幾年前的東西了,我們現在連最前沿的四缸機都沒有完全吃透,十二缸機還有點遠,只能不斷積累,一點點突破,這個沒法走捷徑的。”

“那就努力吧!”

沈輝聽出了他的言下之意,知道這玩意確實急不來,只得道:“先把目標放低點,造出國內最後的四缸機,再追趕國內的大場,我不給你們定時間,你們自己看吧,希望在我退休前能坐上你們生產的不比勞斯萊斯差的車子。”

薛鵬興松口氣,隨後信心滿滿:“沈總的期望就是我們的動力,我們一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