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出路

華夏四年,12月20日,信州(後世鷹潭-上饒)。

鄱陽湖周邊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地形,湖水周圍是平原,再周圍被群山環繞,與外界交通不易,只有少數山間通道可與其余區域交流。其中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便是經鄱陽湖東南的信州、衢州走陸路向東,然後沿富春江水系一路通向臨安。

反過來說,如果外敵占領了臨安,那麽順著這條道路攻過來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十月中局勢的緊張程度升級後,中江軍也就順理成章在信州加強了防禦,後來為了應對陳宜中的倒行逆施,文天祥又進一步往這個方向增派兵力。

無心插柳柳成蔭,前不久夏國突然宣戰進攻,信州一帶提前布置的兵力就體現出了作用,萬一臨安方向的夏軍打過來,不至於打個措手不及。

雖說,要是夏軍真打過來的話,他們也未必能起多大作用,而夏軍也確實沒打過來。

“衢州暫時沒有動靜嗎?還好……”

文天祥放下這份來自於東方探子的最新報告,又拿起一份剛從北邊送來的戰報看了起來。

之前夏國尚未宣戰的時候,他曾謀劃主動向臨安發起進攻以解救皇室,因此就來了信州坐鎮,現在戰事一起,又直接在當地操持起了軍務。

文氏幕府沒有無線電,信報傳遞還是要靠傳統的驛馬,收到的並不是第一手消息,當文天祥打開這份戰報的時候,看到還是昨日夏軍在石鐘山要塞外圍掘壕的事情。

“總算是把夏軍阻住了麽?邊將軍做的不錯。”文天祥松了一口氣,然後就把這份戰報交給了旁邊的幕僚劉洙看。

劉洙看過後也露出微笑,繼續把信傳下去,然後稍一正色,說道:“不過,畢竟湖口是孤軍苦守,不可久持。制置,我們是不是該派兵北上解圍?之前為了解救臨安,往東線調了十多個營過來,結果夏軍從江上突襲,反倒用不上了,不如就調一批北上吧。”

文天祥剛要點頭,又想到了什麽,欲言又止。

這時,另一名幕僚苗再成看完了報告,眉頭一皺,看了看劉洙,又擡頭看向文天祥,出聲道:“制置,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文天祥略一點頭:“盡管直言。”

苗再成便說道:“如今,雖說夏軍被擋在湖口,然而從戰報上來看,夏軍掘壕穩步推進,我軍卻也止不住他們。如此下去,湖口即便能守又守得了多少時日?我們須得想想湖口被破時的對策了。”

劉洙回頭看了看他,似乎是對他在獲勝之時說些鬧心事而有所不滿:“湖口一旦被破,夏軍戰船便可縱橫鄱陽湖,隆興府等重鎮必不可守,屆時還能有什麽對策?非得保萬全,也就只能死守湖口不可,不然還不如直接拱手投誠算了!”

文天祥眉頭一皺,出聲道:“不可言投誠!”然後臉色又沉了下來。

之前的一段時間裏,由於陳宜中的發難,實在是有不少人明著暗著地勸他幹脆投了夏國算了。他自然不會肯,而且對這些言辭很是惱怒,有如逆鱗。

劉洙連忙對他致歉道:“是屬下失言了。”

文天祥擺擺手,看向苗再成,問道:“若是湖口被破,我等可還有什麽應對之策?”

苗再成轉身走到東墻上掛著的一幅地圖旁邊,指著鄱陽湖的東南方說道:“臨水而爭,我軍面對夏軍萬無力敵之法,若真有那一日,便只能入山了。”

東南方向便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極少平地,雖然臨海,但從海上進入內陸大山也要費不少功夫。要是中江軍躲進去,那夏軍想對付他們可真不容易。

但反過來說,想在大山裏面好好生活,長久堅持下去,同樣不怎麽容易。

劉洙聽到這個提議,臉色更差了,幕府中人大多數都有家有業,怎能輕易拋下一切去山中困守?

他立刻駁斥道:“富地不守,撤去那窮鄉僻壤,自損江山,那不等於未敗而敗?”

苗再成嘆道:“可是,如今夏軍氣勢如虹,想要保全大宋社稷,只能行此策了。”

“大宋社稷?”劉洙忍不住笑出聲來,“可是官家都還在臨……”

他說到一半,突然發現文天祥臉色大變,趕緊嚇住不張口了。

文天祥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此事可是他當下的心頭痛——雖說他自己堅持要為大宋盡忠,可是大宋皇帝根本就不在自己這邊,甚至還被陳宜中逼迫著下詔宣布自己為叛逆呢!

忠君報國,忠君報國,連個君都沒有,還報什麽國?

一時間大堂中氣氛凝重,劉苗兩人都不敢說話。

文天祥站起身來,走到地圖旁,盯著這份並不怎麽精確但至少把幾條入閩通道都標出來了的地圖,仿佛要用目光把紙盯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