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想喜歡你

上京某生物實驗室,幾個身穿白大褂,滿臉憔悴的年輕人盯著眼前連接著光學顯微鏡的顯示器,觀測畫面出現某種變化後,實驗室內傳來一陣歡呼聲。

終於成功了。

三個月前,他們手頭的項目還未出結果,就接到特異研究院上層的通知,要求他們組建一個新的團隊,負責進行兩組基因矩陣的融合重組的工作。

基因重組也是覺醒者基因組計劃一個熱門研究方向,他們從前的研究項目都是這一方向的,只是具體研究內容不同。

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覺醒者各自奇特的能力與其基因特定的轉變有關,目前已經確定超過500種4行基因矩陣片段對應的覺醒能力類型,10多種8行基因矩陣片段對應的覺醒能力類型,而16行基因矩陣的研究目前還沒有頭緒,穩定的32行基因矩陣更是從未出現過,現在還沒有四級覺醒者。

最初得知研究方向是基因的融合重組時,他們還以為要嘗試融合8行基因矩陣,以此進行對16行基因矩陣的研究,或是融合16行基因矩陣,嘗試獲得穩定的32行基因矩陣。

但簽過極為嚴格的保密協議,並承諾得到許可前不得與外界聯系,更不能離開研究所後,他們得到了自己的研究對象。是一部分生物組織,擁有64行基因矩陣的生物組織,而且是兩種不同的64行基因矩陣。

目前就連32行基因矩陣都只存在於理論中,更別說是64行基因矩陣,要知道基因矩陣越復雜,其崩潰的可能性就越大,基因崩潰的外在表現就是失控異化。

其實大半年前就出現過64行基因矩陣,在柳翩躚的克隆胚胎身上,那時的64行基因矩陣還處於無法觀測的狀態,是簡易抓住失控的那短短一些時間,觀測到瀕臨崩潰的64行基因矩陣。

他把觀測結果寫成論文但並沒有發表,只給有限的幾個人看過。

撰寫論文的主要目的還是證明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確且有價值的,也得到符合預期的成果,以此來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即便上層相信他的預知能力,他也不可能張張嘴就獲得巨額經費,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所有看過相關論文的人都被下了封口令,消息也一直沒有外傳,從事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曾根據已知成果做過預測,64行基因矩陣在理論上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誕生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崩潰,不可能穩定存在。

但現在,他們看到了64行基因矩陣,是穩定存在的,而且有兩組。他們的任務更加艱巨,要融合兩組基因矩陣,合成128行穩定存在的基因矩陣。

他們想說這是不可能的,但原本被認定不可能穩定存在64行基因矩陣就擺在他們面前,所有人心中都產生一個瘋狂的念頭,或許真的可以人工制造穩定存在的128行基因矩陣呢。

一年多來他們見證了太多的奇跡,原本只存在與幻想中的事物真實地出現在眼前,128行基因矩陣可能也是奇跡的一種。

新組建的科研團隊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25歲以下的占30%以上,正是最不受過去經驗和現有規則束縛,銳意進取的年紀。他們創造過奇跡,也渴望創造更多的奇跡。

一開始研究進行得很不順利,一組64行基因矩陣太短了,只有幾千個堿基串,如此少的數據量很難找到合適的組合,完美融合兩組64行基因矩陣。

他們每三天就能獲取一次生物組織,64行基因矩陣的長度也在不斷增加,堿基串的數量達到百萬,突破千萬,很快就有上億條。

這時又遇到新的問題,哪怕是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要用窮舉的方式融合兩個64*億的基因矩陣,也要花上幾千年時間。並且隨著堿基串的繼續增加,需要花費的時間以指數級增加。

他們已經可以確定,兩組64行基因矩陣來源於兩個人,普通人的dna有約31.6億個堿基對,覺醒者的數量只會更多。除非短時間內研發出計算量遠超現在的超算,他們沒有希望完成研究工作。

一個多月前,這樣的超算出現了,巧合地就像超算早已被研發出,只是等待他們的研究陷入瓶頸後才出現。

超算的名字很奇怪,叫黃瓊瓊,或許不應該把黃瓊瓊當作超算,她更像人工智能,某次她無意中透露,會幫助研究人員造一個弟弟或妹妹出來,那兩組64行基因矩陣來自她的父母。

雖然不太明白人工智能黃瓊瓊是如何誕生的,也不明白人工智能界那奇怪的親緣關系,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終於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了。

人工智能黃瓊瓊的計算力比他們一開始的預期大得多,在她加入後短短一個月就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他們成功融合出128行基因矩陣…的一個堿基串。

盡管只有一個堿基串,但也是從0到1的突破,可以從中尋找歸納融合重組的規律,人工智能黃瓊瓊也會自我學習叠代。最重要的是,這一個堿基串證明穩定存在的128行基因矩陣是確實存在的,並且給他們指明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