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番外(第3/4頁)

半月後,謝綸回信,說是邊境戎狄在屯兵,不日將有戰事,望其速歸。

皇帝顧念路途顛簸,想留景陽在宮裏養胎,但景陽想到若真起了戰事,謝綸領兵出征,留小世子一個人在府中,她實在不放心。

她與皇帝辭別道,“皇兄,隴西有我夫君,有我的孩子,我該回家去了。”

皇帝凝視她一陣,旋即起身,走到她跟前,像幼時般,伸手揉了揉她的額發,溫聲道,“景陽長大了。”

景陽笑道,“都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

皇帝道,“回去吧,與謝綸好好的過日子。”

景陽一怔,覺得這話有些耳熟,隨後才想起,五年前離宮時,顧沅可不是對她說了同樣的話。

景陽眸光微黯,仰頭看向消瘦的皇帝,真摯道,“皇兄,你千萬要保重,便是不為江山社稷,也為了我這個妹子,為了延兒那孩子。”

皇帝頷首,笑得苦澀,“會的,朕會護著延兒平安長大,待他娶妻生子,便傳位於他。”

景陽擦了擦淚,再三拜別。

再次回到隴西,初春寒意料峭。

還未入城,就聽隨行宮女發出驚喜的聲音,“殿下,您往外瞧瞧。”

景陽原本慵懶得抱著手爐小憩,聞言,掀開開車簾往外瞧。

這一看,鼻頭一酸,眼眶也紅了。

只見高大的定州城門前,一襲銀灰狐裘的謝綸牽著小世子,站在大樹下等候著。

小世子看到鑾儀很是雀躍,蹦蹦跳跳,揮著小手喊,“母親,母親——”

謝綸也不拘著他,他一直覺得小孩子,無論男女,活潑些好。

車駕一停,小世子撒腿就朝景陽跑去。

可他小小的人兒腿短,比不過他父親腿長,最後還是謝綸先抱住景陽。

小世子在旁邊急的跳腳,“母親,我也要抱!”

謝綸淡淡的斜了一眼過去。

小世子,“……”

景陽看的好笑,握拳輕輕砸了一下謝綸的胸膛,“瞧你,哪裏像做父親的樣子。”

說罷,她彎腰抱了抱小世子。

一家三口上了車,小世子好奇的看著景陽隆起的肚子,滿臉期待,“小妹妹在裏面睡覺嗎?我跟她說話,她能聽見嗎?”

景陽笑道,“你在我肚子裏時,你父親天天給你念兵法呢,你可能聽見?”

小世子看了眼謝綸,再看景陽,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我不記得了。”

景陽忍俊不禁。

說說笑笑的回了府,用過一頓團圓飯,很快就入了夜。

景陽靠在謝綸懷中說起此趟長安的見聞,嘆息不已。

謝綸的手在錦被下撫過她的曲線,也嘆了口氣,卻是心疼她,“當初你懷蘊石時,身子養得多好。可這一趟回來,身上瘦成這樣……早知如此,我就該攔著,不讓你去長安。”

景陽用額頭蹭了蹭他的下巴,親昵道,“沒事的,禦醫說我胎像很穩。咱們這個孩子懂事,一路也不折騰我。”

謝綸低頭,親了親她的臉頰,“殿下辛苦了。”

夫妻倆溫情脈脈的說著話,等到夜深,景陽依偎在謝綸懷中,睡了這些天來最安穩香甜的一覺。

不過團圓的日子沒多久,北邊就起了戰火,戎狄大軍來勢洶洶。

謝綸領兵出征,景陽帶著小世子送他離開,雖不舍,卻強擠出笑,“你安心去前頭,我和孩子們在家等你回來。”

謝綸抱了抱她和孩子,翻身上馬,手臂一揮,“啟程!”

鼓樂齊鳴,百姓夾道相送。

登高望遠,三十萬大軍宛若一條流動的河水,銀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一場戰,打得十分艱難。

戎狄傾舉國之力,兵分五路,入侵大淵。

莫說謝綸,就連皇帝都禦駕親征。

景陽一邊擔心夫君,一邊記掛著兄長,同時還牽掛著長安城裏的小太子,那樣小小一個孩子在後宮裏,就像一只誤入蛇窩的小羔羊。

她心裏後悔,早知道當初就該將小太子打暈了,塞上車,自己帶在身邊才能安心。

不過很快,這份後悔就變成了慶幸

還好她沒將小太子帶回來,誰能想到戎狄軍隊竟然打到了肅州城下?!

肅州城被敵軍圍困,城中人心惶惶,哀聲遍地。

為穩固民心,景陽親披戰甲,登上城樓,指揮防守。

她是國公夫人,要替謝綸守住國公府,守住他們的家。

她更是長公主,要守住大淵朝的國土,守住淵朝的子民。

整整七日七夜,景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每日一睜眼,看到城下的戎狄軍隊,越發焦躁心煩。

在疲勞與焦躁的重重壓力之下,景陽的肚子一度見了紅,若不是府中禦醫醫術高超,險些就落了胎。

終於,在第八天的黎明,一襲銀甲的謝綸帶著援軍殺了回來。

夫妻重逢,景陽也顧不上他渾身的血與汗,徑直撲到他的懷中,哇得一聲哭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