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西西裏的美麗傳說(第2/3頁)

亞歷山大說著卻又微微搖頭,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比喻其實並不恰當。

也許在個頭上歐洲的確和那片新世界比不了,但是不論是藝術文明,還是已經逐漸到來的那個讓人澎湃的時代,都不是如今依舊朦朧在一片原始面紗下的新世界能比的。

這個時代的地中海,大概已經是走在整個世界前面了吧,亞歷山大心中略微感嘆著,同時更多的好奇也在心底醞釀。

為什麽是這個時代?

為什麽是這裏?

為什麽在經歷了千年黑暗時代之後,會是在這遠離東方的地中海畔突然出現了一道令人炫目的光亮?

亞歷山大想起那些關於這個時代的多得堪稱汗牛充棟的無數書籍,在那些論著中,人們總是在不停的問著同一個問題:為什麽!

為什麽偏偏是這個時代的意大利。

盡管從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出現各種希望打破桎梏的呼聲,在近百年前還出現過為了獲得更多在宗教上的自由而發動的胡斯戰爭,但是真正讓這個聲音迸發出令人驚嘆的巨大威力的,卻是一場以人文主義為武器,以復興古希臘的藝術為旗幟的,不流血的革命。

但是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是那麽巨大而有深遠,以至即便是身處遠離這個時代的後世,每當人們要譜寫人類文明的史書時,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十五世紀末期這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時代。

“索菲婭你知道嗎,咱們其實很幸運,”亞歷山大望著遠處的海面說“我是說我們活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而不是其他什麽時候和地方,這能讓我們看到很多東西呢。”

索菲婭隨著亞歷山大的目光向遠處看,但卻什麽都沒見到,於是她有些疑惑的轉頭看著亞歷山大。

“在這裏是看不到的,”亞歷山大無奈的笑笑,也許因為要離開熟悉的地方,和這座對他來說有著特別意義的島,亞歷山大覺得自己似乎變得有些多愁善感了,但是他接著就又張開兩臂“不過很快就能見到了,甚至可能比我們想要看到的還多。”

一瞬間,亞歷山大腦海裏飛快閃過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波提切利,拉斐爾,多納泰羅,這些或技巧才華橫溢或思想天馬行空的藝術巨匠,還有繼承他們偉大藝術遺產,卻浪蕩不羈的提香和卡拉瓦喬。

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都和無數流傳後世的偉大藝術傑作結合起來,甚至就是在亞歷山大看來多少和傳言不同的米開朗基羅的名字,也即將閃現出非凡的光彩。

這是因為亞歷山大知道,在他的贊助下,終於擺脫了窘迫的米開朗基羅將和他一起離開西西裏。

如果歷史沒有發生什麽偏差,那麽這個現在看上去似乎並不出眾的年輕人,會前往羅馬,在那裏他會找到讓他展現非凡才華的機會,進而從此走上那充滿璀璨耀眼的大師之路。

而最讓亞歷山大憧憬的,自然是希望能見到達芬奇。

如果說在這個時代有很多人可以冠以大師的稱號,而天才卻只能有一個,那麽這頂桂冠無疑只能戴在萊昂納多·達芬奇的頭上!

也許每個時代都會出現一個不但驚才絕艷,甚至會讓他同時代的人徹底絕望的人。

那麽在這個時代,萊昂納多·達芬奇無疑就是這樣一個人。

藝術家,數學家,建築大師和發明天才,這其中任何一個頭銜都足以令人自傲,但萊昂納多·達芬奇卻貪心的把這所有頭銜納入了自己的懷裏。

“索菲婭,我們會見到很多人,”亞歷山大拉著索菲婭在沙灘上慢慢走著,他的目光已經越過眼前的海峽投向對岸那座剛剛經歷過戰火,卻依舊蘊藏著巨大力量的城市,那座城市叫那不勒斯“如果你願意,也許會和一些你想象不到的人見面呢,那可是些了不起的人,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就和這海灘上的沙子似的不起眼。”

索菲婭歪歪頭,好像在琢磨亞歷山大這話的意思,然後她就把小腦袋一正,露出很嚴肅的樣子用力扯扯亞歷山大的衣袖,然後把他向前一推。

亞歷山大有點奇怪,然後他忽然明白了過來。

“哈哈!”亞歷山大大笑起來,他轉身抱起索菲婭轉了個圈“沒錯索菲婭,我們不是沙子,我們是我們自己。那些大師也許了不起,可我們不用仰望他們,也許我們能做的事比他們更了不起呢。”

索菲婭臉上露出了笑容,她其實並不知道亞歷山大那些話是什麽意思,甚至不知道要面臨什麽樣的未來,可看到亞歷山大笑了,她也就跟著笑了起來。

一個身穿仆役裝的黑人青年從遠處走來,看到正在說笑的主人,烏利烏就遠遠站住鞠躬行禮。

亞歷山大有些好笑的看著這個摩爾青年,不知道怎麽的,他總覺得在這個摩爾青年面前他倒象個不懂規矩的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