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2/3頁)

“社交……跟洋人交,我看是濫交!”

“不說這些了,前頭那家西點店做的西點不錯,我陪您去嘗嘗。”

……

余青槐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出身書香門第的任鈺兒,為何要豁出女子最珍貴的名節去跟洋人社交。而事實上任鈺兒的一番苦心沒白費,不但領班軍機大臣文慶知道有這麽個奇女子,甚至連皇上都知道,因為這半年來最機密的夷情都是她深入虎穴打探到的!

之前只曉得英佛二夷在一個叫做克裏米亞的地方跟俄夷打仗,至於為何會打起來,這仗究竟是怎麽打的,因為能收集到的消息太少,一直沒能說出個所以然。

隨著消息越來越多,這一仗的脈絡也越來越清晰。

為此,文祥特意讓王乃增和慶賢幫著擬了一道折子,專程趕到圓明園遞牌子求見。然而,皇上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才聽了一會兒就顯得有些不耐煩。

文祥急忙道:“奴才昨兒中午剛收到上海分號急報,已經查實俄夷打不下去了,已向英佛二夷求和,並在佛夷京城巴黎簽訂了和約。此役,俄夷戰死戰傷五十二萬余兵勇,土耳其戰死戰傷近十萬兵勇,佛夷死傷九萬五千余人,英夷死傷十萬,耗費錢糧無數!”

俄羅斯居然媾和了,鹹豐心裏很不是滋味兒,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冷冷地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皇上說得是,奴才還偵知俄夷此仗輸得不冤枉。”

“此話怎講?”

“因為這一仗中,英佛二夷兵勇所使的是新式自來火鳥槍,奴才命新安分號搞到了幾竿,試射了下發現果然與之前的自來火鳥槍大不一樣,槍管裏刻有膛線,鉛子也是特制的,不但打得遠,並且打得準。”

文祥擡頭偷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說:“此外,俄夷的炮船大多是舊式帆船,無論進退全靠風向,而英佛二夷派出多艘蒸汽炮船,進退攻防無需靠風,打得俄夷水師無還手之力;再就是英佛二夷使用了一種叫做電報機的器物發號施令,將帥不管離陣前有多遠,通過電報機便能號令各營頃刻響應。”

“這個電報機究竟何樣?”鹹豐下意識問。

文祥急忙道:“奴才也沒見過,奴才正在想辦法,看能否盡快找一件呈給皇上禦覽。”

站在一邊的鄭親王端華忍不住問:“無論多遠也能傳遞消息,而且在頃刻之間?”

“稟王爺,正是。”

“皇上,奴才以為此物不祥,奴才估摸著洋鬼子一定是使了什麽法術,馭使陰兵鬼魂傳遞消息,不然這消息傳遞起來又怎會如此之快!”

鹹豐覺得端華的話有一定道理,擡頭道:“事有反常必為妖,既然此物不祥那就不用進獻了。”

文祥追悔莫及,暗想早曉得鄭親王在這兒,今天就不應該遞牌子求見,見皇上發了話,只能硬著頭皮道:“嗻!”

鹹豐對電報機不感興趣,只想知道英佛二夷究竟會不會跟大清開戰,陰沉著臉問:“英佛等夷在香港、廈門和上海等地有多少兵?”

“稟皇上,截止本月初八,香港有夷兵七百,戰船三條,英夷民勇一千三百余人;廈門有戰船一條,夷兵七十二人;福州、寧波兩地既無夷兵也無戰船;上海有戰船四條,夷兵四百二十八人,西夷召集夷商僑民所辦的洋槍隊共八百二十余人。不過據奴才所知,夷酋包令已奏請其朝廷往我大清增兵。”

“跪安吧,回去之後悉心打探,有動靜及時奏報。”

“嗻!”

文祥剛躬身退出大殿,鄭親王端華就笑道:“皇上,英夷本土距我大清十萬八千裏,想增兵哪有這麽容易,奴才以為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想到英佛等夷在大清沒多少兵,鹹豐起身嘆道:“文祥這差事辦得不錯,韓四開缺回籍時還真保奏對了人。只是這韓四也太沒良心了,明明曉得朕正值用人之際,竟奏稱‘在衰绖中,不敢奉詔’,想想就來氣!”

鄭親王端華一直認為韓四是弟弟肅順的人,急忙道:“皇上息怒,奴才以為韓四不奉詔也情有可原。要說聖眷,康熙朝時的李光地聖眷恩隆吧,康熙三十三年出任兵部侍郎並提督順天學政,遇母喪遭康熙爺‘奪情’,後來改請假九個月回鄉治喪,康熙爺也沒恩準。

結果被翰詹科道群起攻之,彈劾他平日裏以篤行理學自許,可在守孝這件事上卻有悖倫理,彈劾他‘貪戀苟且’、‘詭隨狡詐’。康熙爺見牽連甚廣,只能令其解任。連李光地都落得如此下場,何況他這麽個捐納出身的?”

鹹豐恨恨地說:“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鄭親王端華豈能不知道皇上說得是那幫禦史言官,終於松下口氣,想想又躬身道:“皇上,韓四雖在鄉丁憂,但他的義妹還在為朝廷效力。據奴才所知,他那個義妹出身官宦之家,自幼飽讀聖賢書,又怎會不在乎自個兒的名節?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深入虎穴,打探夷情,正所謂巾幗不讓須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