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2/2頁)

“是啊郭大人,韓老爺在海安時經常跟我們說,您不但是他的上官,更是他的長輩!”

“難得他還記得我,”郭沛霖欣慰的點點頭,旋即話鋒一轉:“二位,志行和慎之專事打探夷情的事,你我知道就行了,絕不能泄露出去。總之,我們幫不上忙也就罷了,可不能再給他們幫倒忙。”

“郭大人放心,我們絕不能跟別人說的。”

“再就是我明天一早就得回泰州,海安這邊只能仰仗二位,賑災之事交給別人不放心,也只能仰仗二位了。”

“郭大人言重了,這些本就是我等份內之事,何況義倉裏頭的那些糧本就是大人您這兩年未雨綢繆存下的。”

“原本是用作平亂的,沒曾想竟遇上這天災。”想到淮中各場成千上萬灶戶鹽丁流離失所,郭沛霖又凝重地說:“山腳下的這點糧也只是杯水車薪,奏請暫緩各場賦稅錢糧的折子已經六百裏加急遞上去了,也不曉得皇上會不會恩準。要是皇上不準,你我就得準備彈壓、準備平亂了!”

想到老百姓活不下去就會造反,顧院長急忙道:“大人,您走之後我再召集士紳看看能不能再捐點,遠的地方我等顧不上,就算能顧上也有心無力,但想想辦法救賑角斜一場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顧院長,有您老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至於栟茶場,我回頭差人去找如臯縣;富安場和安豐場,我命韓宸去找東台縣。這天氣是越來越冷,得趕緊開粥場,只要能熬過這個冬天就好了。”

……

與此同時,顧謹言不但找到了梁九,而且被景華、陸大明和梁六等人圍著問東問西。

“這麽說我姐夫這會兒已經到了上海?”

“應該到了,不過富爺不會在上海停留,等把王先生和蘇覺明送上岸,他就會跟另外幾位去寧波、廈門和香山等地赴任的同僚接著南下。”

“去閩海關做委員那可是肥差,早曉得我那會兒真該找個由頭跟我姐夫一道回京。”

“景爺,您現在不是挺好的嗎,郭大人對您那麽器重!”

“郭大人對我是挺好的,可總呆在這兒沒意思。”

顧謹言不想聽他發牢騷,禁不住問:“景爺,我剛才見郭大人正在收拾行李,說是打算移駐泰州,究竟怎麽回事,是不是有了新的差事?”

提起這個,景華忍不住笑道:“總督大人一會兒一個主意,先是命郭大人督辦裏下河各州縣團練,現在又命郭大人移駐泰州悉心經畫,督銷引鹽。”

“讓郭大人接著署理兩淮鹽運使?”

“說是讓郭大人去署理,不過也署理不了幾天。我算明白了,去哪兒做官也不能來江蘇做官,真要是來了這官壓根兒就做不安生。就說兩淮運司,郭大人署理了一年換梁佐中,結果梁佐中做了不到大半年又換江國霖做。”景華頓了頓,眉飛色舞地說:“江國霖三月底到任的,八月初就調廣東。據說新任鹽運使姓李,叫李恩慶,可直到今天也沒到任。”

離家兩個多月,很多家鄉的事都不知道,顧謹言想想又問道:“楊能格和徐老鬼呢?”

“楊能格說是布政使,可一樣沒到任,據說在高郵和徐州這兩個地方來回跑,辦理江北大營總糧台。徐老鬼這個知州本就是署理的,新任知州陳恭溥一到任他就卷鋪蓋回揚州了。”

“那現在的布政使是誰?”

“布政使……布政使全是署理的,也是三天兩頭換。何俊你曉得的,一會兒署理江寧布政使、一會兒署理江蘇布政使,一會兒又署理江寧按察使,剛走的那個江國霖到任前,他還署理過幾天兩淮鹽運使。聽人說除了被革職逮問的楊文定和在江寧城裏殉國的祁宿藻,這幾年實授的江蘇布政使和江寧布政使幾乎全沒到過任。”

“真夠亂的!”顧謹言喃喃地說。

“是夠亂的,你們說說大大小小百十個衙門都亂成這樣,這亂怎麽平?”想到陸大明和梁六都是郭大人的親信,景華又補充了一句:“好在咱們這兒有郭大人坐鎮,淮中淮南各場只是遭了點災,不像別的地方正印官走馬燈似地換個不停,簡直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