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3/3頁)

否則,這麽一群代表宋人的家夥,豈不是又要被代表金人的梁儲和張大塊頭給蓋了過去?畢竟,張瓊那一群參謀團,還有幾個舉人,全都是以金國來進行推演的,不贏才有鬼啊!

把張琛這個閑人安排了出去,張壽自然而然就輕松了下來。至於今天被張琛帶過來的白山山和白小水那兩個小家夥,等到阿六把兩人帶去初級班旁聽上課,他就打算,仿照蕭成和小花生之前在公學上課的例子,先把兩人也這麽安插下去。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下一步,他就找到了陸綰和劉志沅,提出在之前這初中級班這另類的主日學校設置之外,另外開設他最熟悉的小學班。至於課程,只有四樣,語文、數學、自然、體育(在這年頭也就是武學課)……

當然,對於這個時代完全必不可少的一樣,那就是禮法,他也有另外的主意。

鑒於之前提出的巡生下鄉制度,他很謹慎地提出,等第一批開班之後,只招兩個班。對於這樣的規模,陸綰和劉志沅覺得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唯一躊躇的,也就是課本了。

他們原本覺得語文課本倒是有千字文之類的啟蒙教材可以直接用,然而,張壽卻提出了另外一個建議,那就是……編纂一套《幼學瓊林》!

當然,就算張壽再天賦異稟,小時候聽自己那位很有文化的爺爺讀過一部分《幼學瓊林》,後來也翻過,可他怎麽都沒那本事把這種啟蒙教育的經典教材給一字不漏地重新編出來。但是,《幼學瓊林》那種把禮法、成語、典故等等糅合在一本書裏的做法,張壽卻非常眼熱。

後世語文課本裏選取各式各樣的名家篇目、古詩古文等等,其實和《幼學瓊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明末編纂,而後又數經增刪的《幼學瓊林》,不可避免地會有某些糟粕,可時代局限性這玩意,不是可以彌補的嗎?

因此,見陸綰和劉志沅已經相當意動,他就笑眯眯地說:“老師的《葛氏算學新編》,可以作為算學課本,而這《幼學瓊林》,如果編好了,不止公學可以用,甚至外面的私塾、義學、族學等等,全都可以作為孩童啟蒙的教材!”

“如果二位能夠召集一批賢士,把這樣的書編出來,未必不能和《千字文》這樣的蒙學必讀書一樣,名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