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剛(第2/3頁)

然而,先後歷經了廢後的亡故,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死訊”,原本只剩下一個兒子,但膝下孫兒孫女勉強也算是滿堂的她,心中傷感的同時,卻也不禁一時興起,決意在今天親自出宮來看看。

對於她來說,這種臨時起意非常罕見,就連她自己在趙國公府下車時也覺得自己有些荒謬。她總是指責皇帝白龍魚服,混跡民間,結果今天自己比皇帝還要過分!

太後微微頷首,等一身大紅衣裙的張氏起身,她端詳了人片刻,就隨口問了幾句。這和她前一次召見人時不同,那一次張氏明顯小心拘謹,此時卻顯得落落大方,仿佛人多的時候反而更讓其平添了幾分自信。

就算說起剛剛狼狽而走的秦氏那一家人,張氏言談間也顯得非常從容:“不過是因為兩家人如今相差越來越大,舅老爺又官場受挫,所以才一時氣急過來尋釁罷了,這都是人之常情。我並沒有吃虧,更何況還有妹妹一心一意地幫我。”

朱瑩頓時笑得眉眼彎彎:“這些人也就算了。之前大嫂面對兩個跑到書房要她評鑒詩文的才女,那應對才叫有趣。”

“她很認真地告訴她們,說自己不會作詩。等到她們冷嘲熱諷的時候,她就說,結婚之前尚在閨閣時,當然可以琴棋書畫詩酒茶,但既然嫁為人婦,就應該先顧著柴米油鹽醬醋茶。”

“不過她陪嫁的嫁妝裏,就有一套她從小手抄的,太祖爺爺親自總裁,令翰林詞臣編撰的《全唐詩》,問她們要不要看。那兩個還自信說就沒有她沒看過的唐詩,結果,大嫂隨口背了一首極其偏門的,就把人給擠兌得啞口無言了!大嫂之前還騙我說讀書少……騙鬼呢!”

聽到這裏,就連太後也忍不住驚訝了起來:“太祖皇帝讓人編纂的《全唐詩》?聽說那整整有四萬多首,幾百萬字,你真的手抄過一遍?”

“其實沒有抄全,”張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爹從前出身北邊,後來歸順了先帝睿宗,沒機會讀什麽書,後來管了軍器局,也就是看一些軍略的書而已。他聽說太祖爺爺曾經聲稱,天下最美莫過於唐詩,所以就幹脆斥巨資買了一套《全唐詩》九百卷藏在家裏的書庫。”

“這還不算,他還讓我們從六歲起就逐字抄錄,能抄多少抄多少,但抄得多就有獎。男孩子就賞兵器,女孩子就賞好看的衣服和首飾。這麽一來,自然是人人都精神十足地抄。”

“但一兩天容易,一兩個月也容易,堅持一兩年就難了。後來我那些兄弟姊妹還有偷偷叫下人抄又或者送出去讓外人抄的,結果讓阿爹知道了,一頓棍子打個半死,就再也沒人敢作弊了。”

“所以,長年累月下來,就只有我堅持了下來。權當認字讀書,調劑日子,那也挺好的。不過,我也就是抄了兩百卷,不足四分之一。不過借著抄書,我倒是僥幸背熟了一些很冷門的詩,但只是背,不解其意。”

雖然張氏說得謙虛,但太後很清楚,這所謂的兩百卷意味著什麽。因為那意味著上萬首詩!《全唐詩》裏又不全是短小精悍的五言七言絕句,律詩以及樂府詩之外,還有更長的數百字古詩,這若是抄了幾百卷,每天得抄多少字?少說也得幾百上千字吧!

而九娘也不由得輕輕吸了一口氣,可卻只聽張氏苦笑說:“我阿爹對我們說,真正的書香門第為了鍛煉兒女,常常讓他們從小抄書,這比請了先生回來教我們讀書強。我是笨笨地相信了他,結果後來他才得意地說,家裏孩子多,抄抄書,也就省得惹事了。”

“他說,八九歲大滿地亂跑的孩子,人厭狗憎,最是調皮。抄書不認得字就空著,又或者問先生就好,可他哪裏想過,我們六七歲認字寫字,後來開始抄詩,一首詩一多半字都不認得,家裏請來的先生都險些給我們煩死。所以,我家的西席先生,那是全京城換得最快的。”

“後來話傳出去,就變成了我們家裏到底是蠻夷出身,不懂得尊師重道。”

說這話的時候,張氏表情很平靜,對於出身也絲毫不避諱。畢竟,她牢牢記著阿爹的話,出身不是因為爵位就能改變的,與其低聲下氣去討好那些瞧不起自家的人,不如大大方方擺明了,誰若是還毫不計較地和你來往,那才是真正值得交的人。

說到最後,她就笑了笑,面上露出了那個極其俏皮的單酒窩:“所以,我那嫁妝因為有這些書,多了好多擡,看上去格外風光,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這話終於把太後和吳氏都逗樂了。太後是聽說過張氏嫁妝不少,當時送嫁妝的隊伍迤邐兩裏地,圍觀人群都說想不到渭南伯這麽有錢,而且添妝的勛貴人家也相當不少,給足了張家面子。只是沒想到,其中恐怕有十擡二十擡都是張氏從小抄的《全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