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2/3頁)

“幸好有你出來幫瑩瑩,否則她一時氣盛,萬一被那些老大人頂得下不來台,那不知道該怎麽生氣,皇上再寵她,也不見得會在那種場合幫她!不過她說得確實沒錯,當初你爹還在世的時候,都尚且教書童認字呢,更何況是堂堂太子,用目不識丁的人像什麽話?”

張壽沒想到吳氏還真是舉出了現成的例子,不禁呵呵一笑。

他和朱瑩也只是拿這話來寒磣一下孔大學士那幫人而已,最主要的是想要替三皇子張目。

至於身邊內侍宮人沒文化這種事是不是能忍,那完全得看皇帝的選擇,看看歷史上清朝那些太監,絕大多數確實是以不幹政,不識字作為篩選標準,甚至連宮中妃嬪都有不少是漢文水平堪憂的,慈禧太後都談不上多有文化。

據說,從明朝到清朝,識字率不進反退,尤其是清朝的文盲率,那簡直是讓人不忍直視,可仍然有無數人到後世都不忘歌功頌德,遺老遺少的數量,大概比歷朝歷代加一塊都多。

然而,連枕邊人都是一字不識的文盲這種事,人家滿清的皇帝不都是挺習慣的嗎?

反正都已經和朱瑩一塊努力過了,三皇子日後身邊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張壽也沒懶得再操什麽空心。

他如今這張園除了宋舉人、方青、楊詹,還有應召天文術數的人才三人,上京趕考的舉子鄒明等三人,陣營正日漸壯大,但壯大之後,一個共通點就日漸突出了起來。那就是一群人現如今都很喜歡跑到天工坊去湊熱鬧!

當張壽在自家那名為天工坊的地下室,和收留的形形色色人才以及關秋探討改進磨床的時候,在這剛剛下過第一場初雪,如今雪還沒有完全化盡的天氣,幾騎人也抵達了京城西邊的阜成門。為首的一人在驗看路引,從官差的特殊通道進城時,忍不住冒出了一聲感慨。

“終於回京了!”

“小鄧哥,京城這地方,我們可是兩眼一抹黑,到這之後可就得靠你這地頭蛇了!”

聽到這一聲小鄧哥,鄧小呆不禁哭笑不得。他今年才十六歲,後頭這群家夥小的二十多,大的三四十,這一路上小鄧哥叫得順口,竟然到了京城也這麽嚷嚷。他只能無奈地糾正道說:“我只是京郊村子裏土生土長的,哪裏是什麽京城地頭蛇?”

“那也比我們這些宣府的粗漢來得強!”

幾個人又是一陣善意的笑聲,剛剛那個開口叫小鄧哥的親兵就真心實意地說:“小鄧哥,你不但能寫會算,更是王總憲身邊最得意的人,此番回京,我們不靠你靠誰?聽說王總憲這次要掛尚書銜,正式履任宣大總督,不再只是暫代,日後就是王大帥了,還少得了你的前程?”

鄧小呆有些煩惱地撓了撓頭,最終放棄了和這些親兵說理——雖然他不是秀才,但這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啊!等到對京城比較熟悉的他撥馬在前頭帶路,不多時就來到了棋盤街通政司之外,他拿出公文驗過身份之後,手中的封口奏疏立刻就被送了進去。

開玩笑,宣大總督王大頭從前可是順天府尹,那是什麽德行,京城百姓也許還有人不知道,但各大官衙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奏疏,誰敢耽擱了?

而完成任務的鄧小呆長舒一口氣,正盤算是先去見舅舅,還是先去拜見自家小先生,卻聽到幾個從裏頭出來的通政司小吏正在大聲議論。

“真的,今天那經筵上,朱大小姐頭一個站出來,那簡直是有其夫必有其婦,和當初經筵第一天張博士擠兌孔大學士一樣,把孔大學士這個不是首輔的首輔,駁得灰頭土臉!緊跟著,張博士自己也站了出來,那真是夫婦齊心,其利斷金……”

“說得你和親眼看見似的!不至於這麽一面倒吧?我聽說,附議孔大學士的足有好幾十個,有朝官,也有此次來參加經筵的名士大儒!”

“人多有什麽用?人多氣勢不足,再說,人家朱大小姐和張博士那理由簡直是絕了,你們讀書人知道紅袖添香,卻要人家太子殿下用目不識丁之輩?哦,今後不是張博士了,聽說九章堂要從國子監分出去了,要叫張學士才對!”

鄧小呆聽得心情巨震,他來不及想太多,慌忙沖過去做了個揖,隨即客客氣氣地打聽,緣何張博士變成了張學士。因為他那地道的京城口音,又說是剛從外頭公幹回來投遞公文,那幾個小吏打量了他一番,也就七嘴八舌地解說了一番。

結果,跟著鄧小呆回來的那幾個親兵無不嘖嘖稱奇,其中一個嘴快的甚至忍不住叫道:“小鄧哥,他們說的已經當了東宮講讀的那位張學士,不也是你的老師嗎?”

這一句話就猶如石破天驚,鄧小呆就只見剛剛還在對自己賣弄文華殿經筵那點事的幾個小吏登時面色大變,而其余各處進進出出的人,也有不少扭頭望了過來。他情知不好,當下趕緊就腳底抹油想開溜,可不曾想卻是呼啦啦十來個人圍上來堵住了他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