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2/3頁)

“而京城那邊,我親自走一趟。說實話,這滄州的華氏綢緞莊並不歸我管,滄州這家店,也就是鋪貨到河間府,往日裏隨便一個掌櫃也就夠了。我是順道路過滄州,聽聞朱將軍和張博士大名,於是特意停留幾天,想要瞻仰二位風采。本來,我要去京城蘇州商會就任會首。”

那天小花生慌慌張張來報知華掌櫃把畢師爺給扭送去縣衙,張壽就覺得,這位綢緞莊的大掌櫃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如今聽說人只是路過滄州,要前往京城蘇州商會就任,他反而覺得這道理說得通了,當下呵呵一笑。

“華掌櫃如此膽色魄力,原來是京城蘇州商會新任會首,失敬失敬。我之前就在想,以你這般人才,又怎會局限於滄州一地?”

“不敢當張博士這般贊譽,如我這等中人之姿,在蘇州一抓一大把,哪敢說什麽人才?”口中謙遜,但花花轎子眾人擡,被張壽這般稱贊,華掌櫃自然還是免不了有些得意。

他仿佛得意忘形一般,殺氣騰騰地說:“誰若是和皇上過不去,和張博士朱將軍過不去,那就是咱們蘇州人的死敵!”

“京城裏那些述而不作的家夥,該是下台滾蛋的時候了!”

張壽頓時一愣——述而不作?這話用在這裏好象不對吧?論語裏的述而不作是這個意思嗎?等等,眼前這位不會是把這古語當成光說不做的代名詞了吧?

而華掌櫃仿佛絲毫沒發現自己的口誤,鄭重其事地對著張壽一拱手道:“張博士為了滄州的長治久安殫精竭慮,我這一介商賈,也只能跑腿做點雜事。我剛剛喬裝易服而來,也是怕消息傳出去給您添亂,所以才會假充滄州子民,送幾顆臨沂的蜜桃給您,不當敬意。”

見張壽含笑擺手示意他不用再解釋,他就很不好意思地再次欠了欠身道:“總而言之,我先行京城一步,還請張博士放寬心,盡管在滄州等我的好消息。人道是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又說什麽無利不起早,但既然利益一致,我們自然不會和那些老夫子似的述而不作。”

直到華掌櫃告辭,張壽再次琢磨著那述而不作四個字,仍然有些哭笑不得。可等到他若有所思喝了一口茶之後,品味先頭華掌櫃提出的蘇州商人那些援建滄州的條件,以及最初在畢師爺那件事上的堅決,他就忍不住若有所思地摩挲著下巴。

他雖說不參加科舉,可也知道南直隸那種地方,是科舉的重地,蘇州那又是重地中的重地,華家哪怕是作為首富的商賈,可也不至於家中重要子弟卻不讀書吧?你就算不把四書五經都給讀全了,論語總該讀過吧?論語就算不能全背,述而不作的意思總該明白吧?

這個華掌櫃至於淺薄到用錯這種成語?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張壽喃喃自語地念著論語裏頭的原句,突然笑了起來。

述而不作的原意是,只敘述闡明古人的學說,而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可縱觀詩、書、禮、易、樂、春秋,是孔子修訂,而並非其著作,論語也只是弟子整理,看似孔子確實是在闡述先賢的學說,沒自己的著作,談不上夾私貨,可只要會思考的人都知道壓根不是那麽一回事!

春秋筆法怎麽來的?詩經怎麽就剩下詩三百了?孔夫子的刪訂經典,刪掉的東西現如今還有人知道是什麽嗎?要是按照後世人人口誅筆伐的《四庫全書》毀書的標準來看,其實所謂典籍,早就在春秋被孔夫子他老人家毀過一次了……

恐怕華掌櫃的弦外之音是,朝廷中那些死摳著古法祖制的家夥,也不過是借著古法祖制的幽靈,夾著自己那無盡私貨,強行要讓別人接受而已!

心裏這麽一想,張壽不禁呵呵一笑,也懶得再去考慮自己是不是把事情想得過分復雜了,其實華掌櫃就是個不讀書的。他打了個呵欠,開口叫道:“阿六,人都走了,就別呆在外頭了,快進來,咱們分桃子吃,你一半我一半!”

不一會兒,他就看到門簾一掀,卻是阿六進來了,手中卻還拋著一個光溜溜的桃核。見這情景,他不由得一愣:“你什麽時候拿的?”這小子,竟然一聲不吭就偷吃!

“擺盤的時候順手就拿了。”阿六一點都沒有偷吃的自覺,反而亮出手中的小刀,隨即認認真真地說,“我先吃一個試試毒。”

張壽差點沒被這小子煞有介事的冷笑話給逗噴了,瞪過去一眼就沒好氣地說:“廢話少說,老規矩,我不想吃得一手桃汁,你去洗幾個桃子先切片。我們二一添作五,你一塊我一塊,我可不占你便宜!”

說是不占我便宜,你一塊我一塊,哪次你吃到最後不耍賴,非要多一塊才罷休?阿六心裏這麽想,但嘴角卻不由得漸漸翹起。他到了那瓷盤前,隨手一捏一掂,選了幾個最軟熟的桃子,又拿了個白瓷盤盛著,到外頭舀了井水來清洗,卻比自己之前吃桃的要認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