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

張武到底出自侯府,剛剛大膽直視禦容,已經是他能夠做到的極限,此時那股膽氣過去,他自然而然又低下了頭,竭力避免去看張壽有沒有給他什麽暗示——他雖然覺得自己的回答應該還算不錯,可多年的經歷,卻讓他沒辦法樹立起太大的信心。

但他還是盡力用平靜的口吻說道:“我父親和伯父全都起自卒伍,如果沒有父親浴血奮戰,舍生忘死上陣拼殺,他也沒有現在的爵位和前程。所以家裏那榮華富貴,是父親應該得到的,而我等兒孫能享用,已經是得天之幸,即便所得不均,也沒有怨天尤人的道理。”

“因為如若父親還是一個普通的小兵,那麽,也許就沒有臣這個兒子了。即便臣能夠出生,那多半也就是一個從小頂了天混個溫飽,在這麽大年紀就不得不去光著腳種地、做工甚至乞討掙飯吃的貧家子而已。父親給我多少,對我多好,那是他的心意,而不是他的本分。”

就算他的嫡母很厲害,也只是打壓,從來沒有虐待或者暗害過他和其他庶子。較之其他豪門大宅那些亂七八糟的勾當,他只是被忽略,被冷落而已。父親尚且能從一介小兵到如今的位置,他哪怕沒有這樣的武勇和膽略,但難道將來連溫飽和小康都不可得嗎?

張武一邊說一邊整理自己這些日子漸漸理順的思緒,本來還只是純粹給外人聽的場面話,漸漸就流露出了真心實意。他突然轉過身子,對著張壽深深長揖,這才一字一句地說:“多虧老師這些日子的教導,我才算是明白了。”

張壽本來就覺得張武這番話恰到好處,此時頓時笑道:“不要什麽事都推在我頭上,你有那樣的想法,那是因為你自己成長了,也是因為你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成長了,於是大家彼此影響,耳濡目染,你們自然而然就破繭成蝶了。”

人家既然表達了最初的怨尤之心,又說出了成長之後的體悟,還順便捧了一下他這個老師,著實面面俱到,他就順帶誇誇學生唄?誰讓這番話說得實在不錯!雖然他並不完全贊同。

而皇帝看慣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明爭暗鬥,此時聽到張武這個答案,那就更加百感交集了。盡管之前見過那麽多人,其中有好幾個都是遠遠要比張武優秀的,可他卻覺得剛剛興之所至,隨口問出的這個問題,著實是帶來了不小的收獲。

“好,真是很好。朕很意外能聽到這樣一個回答!”

他一推扶手站起身來,竟是在寶座前來來回回走了兩步:“這個世上,為人庶子者,大抵都希望為人後,繼承家業,如此便可揚眉吐氣,但大多數人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父親,祖父……乃至於先祖,這家業又是如何來的?還不是篳路藍縷奮鬥打拼而來的!”

“埋怨長輩不公,該給你的沒有給你,說到底,從一開始就輸了。因為你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輸家的位置,只有輸家才會喋喋不休埋怨不公。想當初南陽侯和懷慶侯當初從小卒到雙雙封侯爵,一向是無數人憧憬的榜樣,可又有幾人知道那險死還生的艱辛?”

皇帝感慨完之後,卻又突然嘆了一口氣,隨即重新坐回了寶座。

一個排行靠後的庶子,還能夠理智地放棄本來就不可能繼承的家業,可那些排行靠前根正苗紅的嫡子,有幾個能放棄那大好家業的誘惑,又有幾個能不在背後怨懟父親甚至母親?

長子怨父母生兒子太多,分薄了家產;次子怨父母為什麽不早生他兩年;三兒子四兒子也可能在心裏不服氣,憑什麽那些沒能耐的兄長要騎在他們的頭上作威作福……任何一個家庭要延續血脈都不得不開枝散葉,可開枝散葉的結果往往就是爭搶家業。

就算本朝制度,家業諸子均分,可祖宅祭田,卻是不分的,因為這是宗族傳承的基礎。

就和他能夠把內庫中的財產均分諸皇子,卻絕對不可能把這皇帝寶座分下去一樣。

意識到自己再賞識張武,卻解決不了自己如今越來越覺得棘手的那個問題,皇帝最終還是有些意興闌珊,繼而輕輕點頭道:“張武,你且好好奮發努力,朕很看好你。”

張武登時又惶恐又激動,慌忙屈膝下拜道:“皇上謬贊,臣愧不敢當。剛剛那番話是臣真正的心意,但臣其實文不成武不就,也並未真正想好將來應該如何。臣只能說,努力跟著老師學習世間之理,學習為人處世,學習如何經營將來。”

張壽忍不住以手扶額,隨即就擡頭看向皇帝,欠了欠身苦笑道:“皇上,還請寬宥張武第一次面聖,所以有些語無倫次。他說的是真心話,但是……”

“好了,別但是了,朕聽出來了,他覺得你這個老師不錯,那就行了。”皇帝笑著點了點頭,饒有興致地說,“你剛剛說他有很多益友,他也認定了你這個良師,這不是很好嗎?能有良師益友,方才能夠讓自己的心胸寬廣起來,這是有利彼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