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是要厲害一些

也不怪洛京的士人願意拿這“五陰幣”,實在是這幾年因為李總裁的大力經營,讓陰幣在江淮地區非常有認可度。

加上江淮地區的特種產出又大多用陰幣結算,哪怕不計較那些高端商品,只是尋常的鹹魚、風幹海產品之類,一般來說,鄉裏這樣的單位,也用不上多大“面額”的支付貨幣。

陰幣的購買力,此時已經綽綽有余,足夠維持家庭為單位的消費、采購。

加上陰幣做工精美,上面有著不可復制的特殊花紋,跟亂七八糟的镈幣、刀幣相比,陰幣穩定不說,圓形圓孔錢也攜帶方便。

不過這些對於洛京“公民”而言,並不是主要的需求,真正讓洛京“公民”願意收集陰幣的緣由就只有一個,陰幣能夠相對簡單地采購到淮中城所出產的特殊商品。

這個冬天同樣寒冷,包括洛京在內的所有中原大城市,只要是有錢的人家,都流行了一種燒炭的爐子。

不但能夠取暖,做菜燒水也更加方便。

一只爐子的造價不低,光靠陰幣來支付,那是一大筆錢。

但對於洛京的城市居民而言,他們要的不是爐子,而是爐子裏輕松燃燒,並且是能夠可以燃燒很久的煤餅、煤球。

一枚陰幣,可以采買幾十個煤餅,而對於普通人家而言,一天也用不了幾個煤餅。

相較於柴火,顯然煤餅要更加劃算一些。

而且煤餅拿來保存火種也更容易,處理得當,能保證一天都有火源。

只可惜想要采買煤餅或者煤球,並沒有那麽容易。

潁水、汝水的船隊在冬天,很難直接深入中原,往往都會在陳國、鄭國、蔡國這三個國家改換陸地運輸。

這個成本就高了,所以對很多洛京、新鄭大戶來說,因為采購量大,反而直接自己拉役夫過去運輸,反而更加劃算一些。

可這年頭大戶終究是少數,小戶人家,尤其是那些鄉士和城市落魄貴族,他們既沒有大戶的財力,又不想和庶民一樣“卑微”地前行。

那自然是指望著從經銷商那裏體面地采購一些,他們采購得不多,對於鄭國、周國的經銷商而言,就沒多大吸引力。

尋常絹布、麻布,對這些二道販子或者代理商們而言,完全沒有意思,懶得做這樣的小生意,而且還得一個一個煤球地區計較。

可要是換成陰幣,那就不一樣了。

這種圓形圓孔錢,對中間商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保值商品。

沒錯,淮中城鑄造的圓形圓孔錢,在國際貿易中,同樣是一種商品。

類似齊國、宋國這種商人地位相對較高,商業氣氛相對濃厚的國家,很早就有意識地進口了不少圓形圓孔錢。

李解最開始試制的第一批次陰幣,有四分之一流入到了齊魯宋三國。

而同樣的,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李解拳頭產品的重要采購國家。

第二次逼陽之戰的時候,像魯國就很痛快地把逼陽城的外交官們都賣了,換來白沙村的各種竹制品特產。

盡管當時李解沒有硬性要求在這樣的交易上用陰幣,但魯國自己主動選擇了這樣幹,而李解下達命令,用圓形圓孔錢來結算國際貿易,要比魯國先行運作還要晚上幾個月。

隨著第二次逼陽之戰結束之後,宋國是割地又賠款,自然而然地,擡高李解國際地位的同時,李解帶來的奢侈品、優質商品,也開始大量流入中原,以宋國為核心,向著周圍的諸侯國擴散。

這個過程中,陰幣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凸顯。

大宗結算用絹布,小額支付用陰幣,就是在這個時期,伴隨著夏城江陰會館的成立,楚國葉公跑來混了一堆“大紅01”之後,形成了很微妙的商業共識。

洛京畢竟是國際大都會,而洛京士人也是最好臉面的,他們有見識有知識,但卻無法過得像大貴族那樣精致體面,自然而然地,復雜的心態就會滋生。

當出現一個不會有損他們體面,又能賺取陰幣的好機會放在他們的跟前,可想而知這些洛京士人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於是乎,周天子那近乎不要臉的操作出來之後,原本大貴族們指望著的“國人暴動”,不但沒有出現,還反過來刮起了一股歪風邪氣。

社會上的輿論,現在討論的是“天皇大帝”在神界到底有多牛,管理群星的時候,群星們聽話嗎?

聽說“帝勾陳”掌兵事,想必這掌兵事的寶典,就是流傳在人間的《威王遺書》吧?

本月天子不上朝,洛京的老世族們一臉懵逼,尋思著怎麽可能發生這種事情?難道以前各種挑三揀四的洛京“國人”,還有那些在郊外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鄉士,都成了周天子的腦殘粉?!

那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