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相當的糾結(第2/2頁)

至於說派出使者,迎回國君鄭爽,這破事兒現在壓根沒人提。

反正國際上的人都知道,自家國君鄭爽,那是為了給吳威王勾陳哭喪去的,說不定悲痛萬分,在姑蘇一哭就是好多年呢?

也不是沒有晉國、楚國甚至秦國的人來攛掇他們,說是這時候反一把吳國,到時候大家一起上,把吳國給幹了,你鄭國放心,只要你開口喊砍人,大家肯定跟著。

要不是看到秦國連公主都給賣了,鄭國人差點還就信了這幫畜生的邪。

傳統政治上來說,是要聯合列強打壓次強甚至最強的,只是吳國這種情況很微妙,稱霸的核心人物已經嗝屁,有心想要幹吳國的國家中,最堅決的,無非就是宋、楚、越、蔡。

而這四個國家,一個殘一個亡一個內鬥一個跪舔,就沒有一個正常的。

就算國際列強想要圍毆吳國,也得有扶得起來的代理人啊。

反正現在宋國是不願意幹吳國,人宋國“勁草”戴舉說了,他們要專心發育,專注國內建設,不想過多地參與國際社會。

當然宋國表示出錢還是可以的,比如說越國人去商丘討飯,戴舉還真是給了一筆錢,設立了類似“越國文化發展和保護協會”這樣的組織,越國遺民在國際上拿金援,除了楚國,就指著宋國的NGO來活命。

鄭國參與度也有限,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問題,就很難達成共識。

至於楚國,典型的有心無力,加上東進大別山的通道,居然被李解給盤了下來,現在軍寨林立,防禦工事天天在加固。

柏舉鬥氏東征失敗的後遺症,讓楚國相當的難受,時刻準備著放棄漢水以東,好拖延時間,最少持續到秋收之後,才能咬咬牙,再爆一波兵,看看能不能把大別山的關隘重新打下來。

只是現在的狀況,隨唐兩國都卡著緊要位置,而且因為李解在新鄭放的那句“五年平楚”黑屁,隨唐兩國面對楚國的邊境摩擦,竟然底氣十足地開始應對。

以前都是楚國搞對抗,搞摩擦,現在變了天一樣的,反過來是這兩個土鱉用著吳國產的武器裝備,然後跟他們大楚國搞沖突,搞摩擦,而且大有時刻準備著大打特打的架勢。

淮上列弱那些還殘存下來的勢力,此時也是被逼得難受,不得不選擇站隊,要麽站楚國,要麽站李解。

以前肯定選楚國,因為哪怕吳國打過來,最終還是撈一把就走,沒說是要在淮水兩岸大力經營的。

但是去年開始到現在,年都過了,這行情變得有點詭異。

因為李解居然重點經營淮中城,甚至連老婆陰鄉夫人和長子雷男李雷,都已經啟程前往淮中城。

這個舉動,大大地增加了淮水兩岸跟著李解混口飯吃土鱉們的信心,也使得淮上列弱,明知道可能將來被李解這條惡狗給咬個遍體鱗傷,還是選擇了站李解這邊。

形勢比人強啊。

雖說李專員當初的想法很簡單,他就是為了方便,省得以後跟老婆啪啪啪,還得開船回江陰,那多麻煩啊。

至於說跟手下們說老子這是為了積攢實力,那就是隨口一說,主要是聽上去就很正式,讓人覺得當老大的是在謀全局,不是謀一隅。

反正江陰邑那邊拖家帶口地過來安置,又不代表江陰邑亡了,照樣還是個生產基地啊。

好些個物產,比如紫砂壺,離開江陰邑,還真就不好生產。

還有像“大紫01”的印染,更是不能太過深入內陸,只能設置在沿海沿江,甚至在沿江地區,還得是揚子江入海口,否則也是加工不便,成本太高。

種種原因的綜合下,讓鄭國新貴們的態度,最終也的確就演變成了鹽津大夫的那點判斷——靜觀其變。

而李專員聽說燕國消息的時候,都已經是二月份,他還有點納悶:“這燕國遊俠的脾氣,很對老子胃口啊。”

“他們要來行刺,阿解還是小心為上。”

“噯,放心。冰天雪地的,從燕國趕過來,你就是鋼筋鐵骨,也得累個半死。不裹得跟個粽子似的,你不得半道上就凍死?可要是裹成了粽子樣,你這還怎麽刺殺?扮木乃伊嚇唬老子?”

“……”

女嬙頓時懶得再說,她知道勸說不住丈夫,只是也挺好奇的,這“粽子”,到底是個啥,以前在陰鄉的時候,就聽丈夫說起過,還用蘆葦葉包了一些。

只是,為什麽叫“粽子”呢?

“今日還有操練,就不要等我回來了,你們先吃。”

“好。”

送李解出門之後,女嬙正要返回屋內,卻聽外頭一陣急促的踩雪聲傳來,就見一人大叫:“李解!借汝人頭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