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大業

盡管宋國曾經在長葛這裏爆打過鄭國,盡管周天子在長葛這裏被鄭國爆打,但長葛被世人所熟知的,不是它的歷史。

而是它的土特產——葛。

反正李專員覺得葛根粉還是挺好吃的,當然前提是由江陰邑特制小磨磨出來的。

雖說還是很粗糙,但至少是能吃的,從肉眼來觀察,是能吃的!

當然葛的重點不在於葛根粉,而是李專員大學所學專業的半個同行——編制。

整個長葛的編制業相當發達,從防風遮雨的建築到行走天下的鞋履,都可以用“葛”來編制。

同時因為發達的編制業,在集中勞動的同時,自然而然地,也有著相當獨特的地方音樂。

李專員到了“棘澤”聽“長葛之聲”的時候,就想起來讀書那會兒,在棉花史中,有介紹過“阿妹你看國”曾經那些采棉花的小黑奴,他們就發展出了很有特色的爵士樂和藍調。

“長葛之聲”總體上也差不多,當然長葛的日子肯定要好過,所以這裏也沒有采棉花的小黑奴,只有一臉嬌羞采葛的小姑娘,一邊幹活一邊唱: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聽著就覺得帶感,李專員尋思著,就這樣的情緒表達,說明長葛本地人被這個社會的摩擦,還不夠深切。

不過偶爾又聽到有同行在唱: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李專員整個人就舒服了。

這才正常嘛,這才是正常操作。

相親相愛的封建社會……違和感滿滿啊。

李專員尋思著,之前那個唱“一日不見如三月”的,一定是個閑在家裏沒事幹的小浪蹄子。

“長葛這裏倒也算是物產豐饒。”

洧水之畔,棘澤相鄰,有發達的手工業,還有相當不錯的土地產出,甚至可以說是鄭國的魚米之鄉。

長葛這麽個地方,居然幾次成為戰場所在地,諸侯們的眼光,都是相當的毒啊。

然而李專員對於本地的手工業制品,以及“魚米之鄉”的魚米,那是半點興趣都沒有。

大冬天的,交易市場上的主力,其實是柴火、炭火還有牲口。

那些原本有點家底的小土豪,因為冬天的到來,不得不將一部分牲口進行交易,否則養不活,白白浪費。

反而是交易一部分出去,哪怕只是換一些手工業制品和糧食,也是相當的劃算。

“良人是要在長葛購置些東西?”

“看情況吧,嬙有什麽想買的,跟我說說看?”

“‘棘澤’織女,倒是可以買一些。長葛大戶之家的奴婢,也可以。”

“好。”

購買織女,未必是美嬙的打算,可能是要買一些安置在淮中城,等以後給美旦準備的。

至於大戶之家的奴婢,才是嬙的目標商品。

買來之後,只要稍微調教一下,就能很聽話,很多丘北柳營的女兵磨礪,一般女子還真吃不下這種苦頭。

而大戶之家的奴婢,有其一定的優勢,比如說服從性絕佳,鮮有正面反抗的。

同時她們也能理解命令的重要性,畢竟做奴婢的時候,往往都要伺候女主人,稍有不慎,女主人把她們打死,那就根本不是個事兒。

屬於司空見慣。

就算心裏再怎麽怨念,也只能偷偷地唱“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卻不敢把手中縫制葛衣的活計停下。

嬙盯上了人口,李專員則是盯上了牲口。

畢竟長葛離鄭都也沒有多遠,一條洧水相連,更是往來交通便利。

列國商隊的往來,無非就是舟船、車馬,而這些,長葛本地都是有不俗的優勢。

販賣牲口的列國商人,在鄭國的數量相當多。

也正因為發達的商業活動,才使得鄭、宋兩國的“客兵”文化同樣發達,沒錢可是玩不起外國雇傭兵的。

而新鄭、長葛兩地之間,是為數不多因為商業活動,而人為保持了一部分“牧場”的地方。

新鄭的洧淵,長葛的棘澤,兩地都有一塊不小的“牧場”,春夏時期,洧淵和棘澤的草地上,萬兒八千的牛馬還是有的,至於豬羊,更是數量龐大。

李專員盯上的,就是這些牛馬。

雖說大部分都是列國商人販運過來的,但是其中一部分,屬於鄭國所有,李專員要幹的缺德事之一,就是從鄭城子那裏,勒索在洧淵、棘澤為鄭國所有的牛馬豬羊。

然後要幹的另外一件缺德事,就是花錢。

大部分情況下,市場交易不存在貨物被一人獨占,對交易所在地來說,這是拆台行為,因為搞不好以後買家以及賣家們,都不會再來。

李專員現在琢磨的,就是把鄭國所有的牛馬豬羊之外的列國牲口,也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