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鬥氏好戰

淮上亂戰的消息傳回大國核心決策圈,其實不會很快,根據李解的判斷,像吳國這樣十分重視騎傳、舟傳的新興霸主,通傳全國,也要一旬時間,也就是十天左右。

而吳國的勢力範圍,遠沒有楚國來得那麽廣大。

同時吳國的地理復雜程度,也沒有楚國那麽誇張。

以進出淮河流域為例,因為雲夢澤和大別山的緣故,楚國反而從北方領土出發,前往淮水,要比從郢都出發快得多得多。

這也是為什麽楚國在淮水兩岸,多是據點型的軍事基地,並沒有真正長久經營的痕跡。

無非是想著時機成熟,再從本土平推,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運氣好,那就是一波橫掃。

運氣不好,碰上吳國崛起這種未知狀況,那就是損失慘重。

此刻,在大別山以南,柏舉城邑之內,前來作客的那處大夫已經快瘋了。

同為鬥氏一脈,那處大夫這一支是權邑的地頭蛇,主要靠郢都和漢水吃飯,在中央很有影響力。

而柏舉則是軍方大佬更多一點,鬥氏好戰之徒,大多都出自柏舉鬥氏這一支。

可是萬萬沒想到,最近幾年柏舉最引以為傲的後起之秀鬥士,居然在收復州來城之戰中戰死?!

但這不是那處大夫關注的重點,重點是:州來城丟了?!

“吳蠻李解犯我大楚疆土,殺我鬥氏子弟,此仇,不可不報——”

咆哮不止的,是柏舉鬥氏的“武鬥派”領袖之一,曾經拱衛過楚王的鬥師。先王最慘的時候,吳王勾陳的戰車,相距只有二十步。

一箭,就能改變很多事情的距離。

可惜當時太過緊急,年輕的鬥師根本沒有反殺勾陳的想法,而是毫不猶豫地貼身保護先王。

為此,身負六箭的鬥師,當年差點直接戰死。

但最終還是挺了過來,被人稱作“負箭國士”,先王對鬥師自然是極為感激,大別山的廣大地區,基本上都是鬥氏的獵場。

雲軫甪這個州來大夫,想要在淮水站穩腳跟,就得獲得鬥氏的支持,所以每年州來城的收入,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給鬥氏的保護費。

現在柏舉鬥氏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損失了精英子弟的羞辱,還有州來城這個淮水大城的收入。

想要維持“武鬥派”的大嗓門,沒錢,是萬萬不行的。

州來城的特殊性在於,它還是非常重要的貿易中轉站,可以通過和淮夷以及滅亡的淮夷國家後裔,進行大量的實物貿易。

很多柏舉鬥氏生產的垃圾,其實都可以從淮北交換來非常不錯的東西,比如說蒲草、麻絲、糧食甚至是桑葉。

州來城,是柏舉鬥氏的重要組成部分,少了這一部分進項,整個柏舉鬥氏的運轉,都會出現極大問題。

當鬥師開始鼓吹戰爭的時候,整個柏舉鬥氏立刻響應,冷靜言論根本發表不出,也正是因為財政壓力巨大,根本沒有別的辦法。

除非向中央討要補助,但是此刻的郢都,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再摻和進去,柏舉鬥氏必須拿出合格的籌碼。

而他們,除了將軍、大夫還有士兵,並沒有其它東西拿得出手。

盤算一下,最終都是要通過武力來說話,對內,政治鬥爭最後的掙紮就是武力;對外,恢復正常財政的方法還是武力。

都是武力,柏舉鬥氏號召對外,自然更加得人心。

不過那處大夫鬥皇卻是相當冷靜:“今吳人來勢洶洶,又裹挾淮上列國之精銳,若無雄兵,頃刻間,弗能速勝。”

“可令隨、唐、英、夷共討之。”

“聞隨國曾響應號召,前往逼陽國。”

“此一時彼一時也。”

老邁的鬥師持劍正色,“彼時隨國恐懼我大楚,自求響應強援。今李解攻滅淮水城邑,兵鋒直抵淮上,孰能知曉劍之所向?”

聽了鬥師的分析,那處大夫鬥皇點了點頭,國與國之間,談感情都是比較扯淡的事情。

隨國響應李解號召,派出士兵參加逼陽之戰,也是為了有一個名分和強援,到時候楚國要是交惡隨國,或者說楚國進攻隨國,就不得不考慮國際影響力。

以前可能只要晉國出面,就能調停,但現在,可能隨國就不需要請來晉國,直接就是淮上十幾個國家一起組成聯軍抵擋楚國。

這種可能性,在以前是相當困難的,互相扯後腿,又或者互相暗地裏給楚國當舔狗,都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但現在不一樣,“正義聯盟”就是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中,只有一起共進退,才能從江陰邑搞來“赤霞”布。

這還只是君主貴種最看重的,對於那些掌握實權的小國貴族而言,跟江陰邑的往來,發生了極大的商機,豐厚的利潤,足夠讓他們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