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浮橋談判(第2/2頁)

“告訴三成態度必須強硬!”

談判陷入僵持,不久後但見石田三成又提出明朝新的條件。

明朝提出和談達成可以釋放小早川秀包,歸還大谷吉繼的屍骸,但是日本必須承諾以後不得向朝鮮,琉球進兵,不強迫兩國對他們稱臣納貢。

豐臣秀吉見此有些驚怒,明朝居然得寸進尺,不僅要庇護朝鮮,甚至連琉球也要庇護在內嗎?

豐臣秀吉心想,據他所知島津家對琉球可是欲染指很久了,但缺乏合適借口。而這一次征朝他要琉球出兵出糧,琉球卻只答允出借部分糧食,卻不肯派兵,這已是令他十分不滿意。

一旦琉球如此,對馬,五島的宗家,五島家恐怕也要生出異心啊!

可是德川,秀次確實為我心腹之患,萬一明朝聯絡二人那麽……

豐臣秀吉不住踱步然後道:“告訴石田,從朝鮮四道退兵可以允許,但釜山浦本是三浦舊地必須讓朝鮮割讓,此外薺浦,鹽浦也是舊地必須允許我們居住!”

雙方就此就行激烈的談判,商議了一番。

石田三成派使回稟:“朝鮮已同意重開三浦,但三浦之地只限五百名本國商人居住,且不得攜帶武器。”

“可以,但釜山浦至少必須在一千人以上!至於武器必須攜帶!”

雙方談判使者繼續往返。

最後兩邊達成共識,朝鮮開放三浦,也就是恢復至三浦之亂前的局面。

但對三浦的日本人駐紮都有嚴苛的限定,除了釜山浦外,居住人數不得超過五百人,同時攜帶火炮的戰船不可以抵達。

同時明軍也會在朝鮮義州駐軍。

“義州!”豐臣秀吉不由感嘆,“明朝人倒是借用我們的威脅,拿住了朝鮮人的脖子啊!”

一旁的家臣道:“無論怎麽說,這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豐臣秀吉道:“還早著呢?明朝肯重開寧波,台州貢道嗎?”

果真石田三成的回稟告訴豐臣秀吉,明朝官員堅決不肯在寧波,台州重開貢道。

但是明朝提出條件,可以允許兩國轉借朝鮮進行中轉貿易,這就是貢道取於朝鮮的方案。

豐臣秀吉聞此已是表示道:“這是一個於三國都十分有利的條件!”

“但是明朝的意思,太閣殿下必須接受明朝的冊封,並作出對朝鮮,琉球不侵犯,不許其稱臣的書面承諾。”家臣向豐臣秀吉言道。

“明國上下還是如此的傲慢!我是以武功統一六十六國的男子,而不是等著明國冊封來的國王。既是明朝沒有將我放在眼底,我會繼續調大軍渡海與明軍決一死戰!告訴石田他們不要談了。”

在豐臣秀吉的授意下,浮橋上談判的馬凳被撤回,石田三成等人從五三桐紋的旗幟下返回。

至於明國使者也是從浮橋上離開。

豐臣秀吉遠遠地看見對方那面‘經略’旗幟下,一名穿著緋色袍服的男子,正用扇子遮著西斜日光,遙遙地向這裏看來。

豐臣秀吉也看向了此人問道:“這就是明國的禮部尚書嗎?”

“應該是的,聽沈惟敬說此人深的大明皇帝的信任,在明朝兵部尚書主掌征伐,禮部尚書則主掌封貢及禮儀!以此人的權勢可以全權代表明朝的皇帝!”石田三成回稟。

“哦?他比家康公更了不起嗎?”豐臣秀吉問道。德川家康是他統一天下前最厲害的對手,現在雖臣服於他,但豐臣秀吉仍對德川家康十分認可。

石田三成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是道:“或許吧!”

豐臣秀吉面色凝重地點點頭道:“走吧!告訴明國人,不日我會給他們一個最後答復!”

說完豐臣秀吉這方徐徐退去。

而此刻河對岸的林延潮看著豐臣秀吉的旗幟而去,也是笑了笑。

他已是摸準了豐臣秀吉的底線,晉州城之戰後,他比任何時候都更想與大明議和。談判中他讓人有意無意地挑撥他與德川家康的關系,就算不能奏效,也可令他起疑。

正當這時,朝鮮光海君與柳成龍一並走向林延潮。

二人突然一並向林延潮拜下道:“多謝上使對小邦的維持之恩,小邦上下無不感激!”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拿起折扇輕搖了幾下道:“言重了。”

說完林延潮看向遠處離開的豐臣秀吉旗印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