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晉州城下(第2/2頁)

前兩日,明軍劉綎,吳惟忠部嘗試向晉州城突進但被倭將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擊退。

此刻林延潮已是趕到,召集李如松,劉綎,吳惟忠,以及朝鮮官員將領,柳成龍,李德馨,金命元,權栗,郭再佑等人齊聚於居昌進行軍事會議!

大帳內,林延潮居中而坐,左手邊是明軍將領,右手邊則是朝鮮將領,南面則是晉州城附近的地圖。

方才得到明軍職方司密報,倭將伊達政宗率倭軍剛剛在釜山浦登陸,已經出現在明軍側翼。

軍議開始後,眾將面色都有些凝重。

晉州城下有九萬多倭軍,而在側翼倭軍的增援部隊又渡海而來。

戰守之策應當如何?

眾將之中最為主戰的當屬李如松,他有建功立業之心,要再度立下平壤之功,但此刻他也是沒有說話。

至於朝鮮官員們則是再三懇求,有朝鮮第二名將(第一是李舜臣)之稱權栗率先道願意率軍為明軍前驅進攻晉州城。

盡管權栗慷慨陳詞,思密達之聲不絕於耳,但明軍卻無心聽翻譯說明,朝鮮官軍的戰鬥力他們早是見識過了。若讓他們為前鋒,九成未戰先潰,還影響了明軍士氣。

林延潮見手下將領都是不以為然之色,於是他站起身來好聲安撫了權栗一番,贊其忠勇可嘉。

柳成龍出來道:“經略大人明鑒,我等除忠勇之氣外無一可持,這一戰還在仰仗天兵!”

“吾無顏一而再再而三的懇請,但請念在晉州城六萬軍民的份上……他們在此刻仍抱有上朝會來救援的期望。經略大人哪怕派出一點兵馬,就算不能救下晉州城,但也算對得起他們了,對得起他們的苦戰。柳某懇請經略大人了。”

柳成龍說到這裏,再度眼眶通紅。在場朝鮮官員無不試淚。

林延潮點點頭,身旁的贊畫於仕廉低聲對林延潮道:“恩師,切不可聽朝鮮人一面之詞了,我們這一次抗命出征,若是勝了還有說辭,真要責怪不過是小罪,但萬一是敗了,引動聖怒,那麽恩師要遭到天子重責啊!”

林延潮看了一眼於仕廉,於仕廉漲紅了臉道:“恩師,學生並非惜這烏紗帽,只是現在戰與不戰還可商榷,一旦出兵就不能挽回了,請恩師三思!”

林延潮看一旁的劉黃裳,對方也是低聲在林延潮耳邊道:“經略大人,為了他國如此出力,實不值當啊!”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

然後林延潮對李如松道:“多日交戰可知晉州城西北截擊我軍的是倭將小早川部,立花部,不知李提督如何計較?”

李如松已是沉思許久,這時候聽到小早川,立花二倭將的名字,他不由想起在碧蹄館之戰時就是這兩個倭軍最為驍勇囂張,而跟隨自己多年,視同手足的家丁李有升以及不少跟隨他多年的親兵都是死於倭將小早川的圍攻下。

李如松咬緊了牙齒,他早欲報仇,但又知道不可意氣用事。他想了想站起身來道:“回稟經略大人,倭將小早川部,立花部最為頑固善戰,吾早有意滅之,眼下實是良機。”

“但戰與不戰,在乎於晉陽城能夠堅守幾日,若是難以堅守,那麽一旦我軍與倭軍交戰,晉州城下倭軍全師而來,則我軍將陷入苦戰!但若是晉州城倭軍難以抽身,那麽我軍則可吃掉這股倭軍,然後兵抵晉州城下,如此晉州城之圍將不戰自解!”

林延潮點了點頭,這時候柳成龍站出來道:“金義使早以視死如歸,晉州城上下軍民一心,士氣可用,老夫以性命擔保,此城必能守得十日!”

其余朝鮮將領也是紛紛出生附和。

明軍眾將領聞言都是露出我們信你才怪的神情來。

但林延潮則知道歷史上晉州城這一戰守了七日。

於是林延潮站起身來道:“李提督,本經略以為可以姑且冒險一試!”

有了林延潮這一句話,頓時就不一樣了。

“謹遵經略大人之言,末將領命!”李如松正色接令。

林延潮點點頭道:“何人可為先鋒?擊破當前之敵!”

這個時候老將吳惟忠,南軍將領王必迪,駱尚志,還有川將劉綎,遼將查大受皆是同時站起一並道:“末將願往!”

林延潮見此點了點頭!

軍心士氣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