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歸來(第3/4頁)

倭軍提出的要求是明軍立即停止追擊倭軍,對於這樣可笑的要求李如松當然是拒絕的。

不過倭使還是送至車輦館,這一次倭軍派來的使者是三人,兩位是老熟人玄蘇,內藤如安,還有一位則是原大明行人司行人陳行貴。

林延潮一聽聞消息,立即令李如松停止進兵與倭軍對峙。

而三名倭使也行至了車輦館。

林延潮站在車輦官的大蟠松前,目眺遠方。

陳濟川最知林延潮心意即跟在他的一旁。

林延潮嘆道:“吾與行貴一別四年多,沒料到再度相見竟是在異國他鄉。”

陳濟川也知林延潮與陳行貴從年少時相交,這份同窗之情十分可貴。

但陳濟川仍道:“老爺,事隔四載,難免物是人非。這人在異國他鄉久了,不知是否會有異心啊,這不可不防啊!”

林延潮聞言轉過身來,他點點頭道:“是有這個道理,幾人能如蘇武牧羊堅守十九年。不過我想過他不會使我失望的。”

陳濟川點點頭道:“若非是他,小人也得不到侍奉老爺的機會,但小人既在老爺手下辦事,一心一意還是要為老爺打算的。”

林延潮聞言不再說話,這時候倭軍使節在朝鮮與明軍的護送下抵至車輦館。

當玄蘇,陳行貴三人從馬車上下來時,林延潮望去但見一名身穿吳服,剃著月代頭的瘦弱男子,正是陳行貴。

三人默然向林延潮行禮,林延潮先看向玄蘇道:“玄蘇大師這一次來可為了何事?”

“當然是為了三國之和平而來,”玄蘇看了陳行貴一眼道:“這位是經略大人的舊交,有什麽話不妨讓他告訴經略大人吧。”

說完這裏玄蘇露出淡淡地笑意向陳行貴道:“行貴君!你與經略大人多年不見,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吧!”

陳行貴則是低下頭沉默沒有說話。

林延潮面色有些凝重,當下他與陳濟川點點頭。

於是林延潮左右先給陳行貴很認真地搜了身,然後林延潮二人一並進入館內,而陳濟川不放心還緊跟在旁。

林延潮與陳行貴相隔數米,遙遙對坐。

二人彼此沉默著,都沒有說話。

過了一陣後,陳行貴雙手按膝,淚水已至眼眶落下。

此刻他舉袖試淚,林延潮雖心有不忍,但面上不為所動。

半晌後陳行貴哽咽道:“罪人陳行貴叩見經略大人!”

林延潮側頭與陳濟川對視一眼。然後林延潮道:“行貴,你這一去四年多,沒有半點音訊,我等不知你們到底出了何事?還有林材安好?”

陳行貴試淚道:“林給諫身在名護屋,與關白殿下一起。”

林延潮聽說林材無事,不由松了一口氣,若他有什麽閃失,那麽之前派二人出使的林延潮可就罪大惡極了。這讓林延潮以後如何面對他們的妻兒老小。

“這幾年來你們是如何渡過的與我說一說吧?”

陳行貴道:“是,那要從我們離開琉球時說起,當時我們從琉球出海,打算借道九州……”

陳行貴仔細說了經過,他們的船只到了九州後,在琉球使節的引薦下見到了九州最強藩島津家。島津家家主有鬼石曼子之稱,現任征朝第四軍軍團長島津義弘。

島津義弘知道二人是明國使者後,覺得奇貨可居,於是就將二人扣下。

據說島津義弘所說,島津家認為琉球從與明朝貿易得到巨利,他們想要從中和明朝搭上關系。

但林延潮從陳行貴話裏揣測出以島津家的作風,應該是要並吞琉球才是真的。

然後陳行貴他們在九州住了一個月,就被豐臣秀吉接到了名護屋。

之後豐臣秀吉對二人也是禮敬有加,衣食供給不缺,而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日都是倭國高層相陪,不僅如此還與他吟詩相和,觀賞名畫,品茶道,甚至賜予了許多金銀器物。

豐臣秀吉本人是特別喜愛中國文化,從中國傳過去之物,被日本人稱作唐物。作為武士誰家中有一件唐物是要開趴請眾武士好友一起來過目把玩的。

當時有人送給一唐物名壺,豐臣秀吉拿到後贊嘆不已拿來作為茶道之用,但後來在一次茶會上,林材,陳行貴見後這唐物茶壺,不過是從中國流傳過去花式精美的夜壺而已。

聽到這裏,林延潮不由失笑道:“這倭國關白真是不學之人,聽聞他身份卑微可是真的?”

陳行貴聽聞林延潮提及豐臣秀吉,稍稍露出懼怕之色然後道:“啟稟經略大人,這位關白確實出身低微,這是倭國人人皆知的事,但是卻是不學有術之人,此人在洞悉人心上有一等常人不可及的智慧,我在他面前時常心驚膽顫。”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若非如此,也不足以稱之為一統六十六州的豪傑了!不過你能直言相告,也足見你沒有撒謊,是了,他們問你本朝之事,你是如何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