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柳成龍(第3/4頁)

林延潮所言,令柳成龍精神一振。

朱子之學是高麗朝末年時傳入朝鮮,而中國從來沒有想要用朱子之學教化過朝鮮,但朝鮮落地生根,發展至今日,這證明了儒學是一等不分家國的普世之理。

柳成龍聞言道:“當年朱子曾言,敬之一字,聖學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而退溪先生之學由此發端,以敬字為儒學第一功,所以學功先生言一個禮字,吾倒是認為一個敬字,為儒家之根本,不知學功先生以為如何?”

這就開始擡杠了。

柳成龍說的就是儒學的根本是禮,還是敬字。

林延潮聞言微微一笑道:“我等初學聖學,師長先令之學掃灑應對之道,是為教之以禮,但學生於禮卻常有無從下手之感,故而先教心中存敬,有這一念之肅,聖學也就因此在心底生根了!所謂‘禮者,敬人也’不外乎如是也!”

林延潮一言令柳成龍大感佩服,他來前聽說光海君,李德馨都說林延潮此人咄咄逼人,但一談儒學深感其兼容並包,海納百川之度,為何會有這樣的反差?

不僅僅是柳成龍,在場官員都是東人黨,南人黨出身,對於林延潮這一番話也是生出五體投地之感。

但見林延潮繼續道:“聖學之教由禮而始,難免會令人陷入繁文縟節之感。所以退溪先生剝開了這一切,直接從敬字而起,實乃開宗立派的學說,更切乎於朱子之學,由內聖至王道!”

“但是敬字,不僅僅是敬人而已,更是在於敬人敬天,這敬人不僅僅是在敬人,在於敬人敬己,也就是敬重彼此,正如仁者愛人,愛人也是愛人愛己之意。”

“吾之學問由敬人,再到敬己,敬人不用說,敬己就是知道人有七情六欲,己有所不能也。徒然以禮約束,是為禮乎?而聖人有言‘為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行也’的意思正在於如此。再由敬人再至敬天,那就敬天理,明天道,這也是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之理。”

柳成龍深覺得林延潮是在進什麽山唱什麽歌,他的這一番說法,明明與退溪學派不同,更像西人黨之說。

柳成龍當即問道:“中國儒學果真博大精深,敢問學功先生,如何看理氣之分呢?”

林延潮心道,戲肉終於來了。

理氣之辯,可以引申為義利之辯,王霸之辯,道器之辯。

柳成龍師從的李滉,主張理氣互發,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理極無尊對’,先有理再有氣,理發於氣。而另一派的李珥則主張理氣兼發!

林延潮笑了笑道:“理在氣先,還是氣在理先,倒是要看汝在局中,還是汝在局外!”

柳成龍聞言大惑不解請教道:“柳某不知,還請學功先生明示!”

林延潮笑了笑道:“那麽柳議政,林某倒想先問一句,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柳成龍又想了一會,深深地覺得自己智商不夠用:“柳某愚昧。”

林延潮失笑道:“不敢,林某倒是想起退溪先生所言一句話,氣是所以然,理是知其所以然。恰如雞與蛋,雞生蛋,是知所以然,但蛋孵出雞來,看其他雞子生蛋,故而是知其然。”

“所以理與氣就是如此,局中局外而已!”

饒是柳成龍身為朝鮮大儒,但也不能完全明白林延潮話中的意思,但不明覺厲的神色已是溢於臉上。

其實這理氣問題,用現代話來解釋,好比遊戲開發者是先有理論再去創造遊戲,而遊戲體驗者是通過遊戲來研究後面的核心算法。

柳成龍無法辯解,他深感林延潮的理論就是與李珥如出一轍,傾向於西人黨的理氣兼發之說上,但似乎又在其上,頓時一等高而仰止的心情油然而生。

柳成龍道:“先生學究天人,我等慚愧不能明其萬一,今日願細聞學功先生之學!”

林延潮笑了笑道:“朱子有一句詩,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理者猶如溪水之真源,行亦不能行至,但吾等隨處所至皆有理,理字無處不在。理與氣可分可合,在動處時,一分為二,在靜處時,合二為一!何為動靜之時,就看在用於不用之間!”

柳成龍與眾官員再度露出拜服的聲色。

林延潮正色道:“理氣之說太過玄乎,我們還是從細處說起,於理氣一道,我們可再言至王霸,義利之上。”

這時候一旁李德馨仍不住問道:“那麽敢問經略大人,明國這一次發兵援朝是為了義乎,還是為了利乎?”

這個問題果真問得恰到好處,柳成龍方才鋪墊了這麽久,就是要問出這一句話。

柳成龍假意訓斥道:“李大人,本議政與學功先生說話,你插什麽嘴?還不向上使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