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宣川(第2/2頁)

船靠近後水手扔出抓竿將兩艘船靠在一起,朝鮮船只拿出梯子供對方登至林延潮的座船上。

於仕廉再度向林延潮行禮,林延潮則一把扶住問道:“為何不在岸上侯見,非要登船?”

於仕廉道:“下官奉都憲之命前來先一步拜見經略大人!”

林延潮道:“哦?宋督憲呢?”

“正在義州!”

宋應昌居然沒有與朝鮮國王或光海君任何一人在一起,這令林延潮感到有些蹊蹺。

林延潮心知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於是道:“你隨我到船艙來說話!”

於是於仕廉進入林延潮的船艙。

“朝鮮現在局勢如何?”林延潮當即問道。

“怎麽是一言難盡,還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於仕廉道:“回稟恩師,說是一言難盡,但其實是山窮水盡!”

“山窮水盡!”

林延潮幾乎倒吸一口涼氣,朝鮮局勢怎麽會惡化到這樣程度,這分明不對啊。

“從頭說來。”

於仕廉道:“學生就從平壤之戰開始說起,當時平壤之戰,南軍北軍爭功,全因破城之前,李提督言破城不以割首級而論戰功,故而南兵死戰之後都沒有割首級,但是北軍後至卻割了首級,李提督敘功時又將首級敘功重新提出,此引起了南軍將士的不滿!”

“此事兩邊雖有不和,但畢竟沒有撕破臉,後來李提督舍下南兵率輕騎直搗碧蹄館卻是不勝。南兵言北兵輕兵冒進,北兵又言南兵救援不力,兩邊幾又起了大沖突。”

“當時宋都憲幫南軍說了幾句,又有意將戰功多分南軍一些,結果此事引起李提督的不滿……”

林延潮伸手一止道:“你這是奉宋誓憲之命,先來告李提督的狀嗎?”

於仕廉連忙跪下,顫聲道:“學生不敢!學生只是當時身在幕中,將所見所聞都向恩師道出,此中沒有半字虛言,還請恩師明鑒!”

林延潮踱步片刻,然後將於仕廉扶起道:“我怎麽會信不過你。若是不信你,當初也不會舉薦你去宋都憲的麾下作事了。”

“學生多謝恩師!”見林延潮如此溫言安撫,於仕廉眼眶已是濕潤。

“除了李提督,還有什麽其他的事要說嗎?聽聞沈惟敬又去漢城與倭人談判了?”

於仕廉低頭道:“回稟恩師,這沈惟敬是奉了兵部尚書石大司馬之命與倭人和談的,具體之事不通過宋都憲,而都憲也不敢問大司馬的事。”

林延潮點點頭道:“此事你們辦得很好,那麽宋都憲的意思是要和談還是要戰?”

於仕廉道:“都憲本來也是希望一戰而克,但現在看下去有拖延至僵局的可能,所以心底怕是要和談的打算多一些,但都憲沒有與我們,也沒有在軍中道出,看來還是有些持重。”

“那麽李提督呢?”

於仕廉道:“這才是學生擔心的地方,李提督自入朝以來,朝鮮君臣上下將提督視為本國之人一般,上下是厚禮有加,官員是多次贈禮贈詩希望提督能一戰驅逐倭寇。”

“故而提督難免有些太為朝鮮盡心盡力了。朝鮮君臣上下的想法是要借助我大明的國力,一戰驅逐倭寇,這麽想也無可厚非。但眼下朝廷的處境哪裏是可以將戰事拖延下去的?萬一不勝,這場戰怕就要曠日持久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我明白了,所以李提督是主戰的對嗎?”

“以學生之見是如此。”

林延潮道:“無論如何,是戰是守時和制定之策在於朝廷之上,此事都憲與提督都不該過問!”

“那麽學生敢問一句,恩師此來朝鮮是何主張?”

林延潮笑了笑道:“此事先不忙著說。我想來李提督與都憲不和,又北兵與南兵不和,加之糧草不濟,故而導致了眼下這山窮水盡的局面。”

“正是如此。”

林延潮點點頭,看來自己這一次入朝不好辦,將帥不和,軍隊內部也是不和,如此之下要想一戰確實有些麻煩。

於是林延潮在宣沙浦登陸,一到岸上但見一名朝鮮官員迎候在那。

這名官員正是李德馨,他從李如松軍帳中得知消息後,是目不交睫策馬趕了一夜夜路抵至宣沙浦。

他看到林延潮的座船徐徐靠岸的一幕,頓時立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他也要說服林延潮,改變他打算封貢求和的主意。

只要他能贊同此事,那麽朝鮮八道收復有望!國家就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