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門生長(第3/4頁)

孫承宗為門生長已是眾望所歸,既成事實了。從方才的反應來看,李廷機,方從哲未必沒有這個意思,但孫承宗在,半路出家沒有資源的他們卻不敢爭也不能出面爭,否則郭正域,陶望齡,袁宗道肯定會不服他們,到時候反而弄巧成拙了。當然這麽說不是林延潮信不過孫承宗的人品,但是時間久了二人肯定會有分歧,這是權力的屬性,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林延潮笑了笑,對孫承宗道:“你跟隨我最久,又深得人望,你不來替我出面,何人能有這資格?”

隨著林延潮這一句話道出,已經是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陶望齡,袁宗道臉上都是大喜。

孫承宗則拜下道:“恩師對此信任,孫某實在慚愧之至,唯有謹遵恩師教誨行事。”

而葉向高,李廷機,方從哲幾人對視一眼,然後也是向孫承宗道:“以後就請孫兄多指教了。”

葉向高,李廷機,方從哲都是萬歷十一年的進士,他們並非自己門生,是自己的心腹。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這三人包辦萬歷朝中後期的內閣大學士之職,可謂是鐵三角組合。而換句話說,他們有勢力平衡孫承宗。而且李廷機也被自己薦為皇長子講官。

讓孫承宗,李廷機同時成為皇長子講官,也是自己早早安排下的一步棋。

至於自己,現在該放的時候也當放一放了。

林延潮當下將孫承宗扶起道:“這些年為師一直替你們擋在前面,眼下也是退一步,讓你們出一頭之地的時候了。還記得當初我與你們講程先生拜見邵康節的事嗎?”

“學生記得。”孫承宗望著林延潮。

林延潮笑了笑感慨萬千地道:“是啊,邵康節臨去的時候對程先生,你學問乃成如生姜樹上生,失則生姜樹上出啊。最後邵康節舉起雙手對程先生道,你要學著把路放寬一些,讓後來人走一走!道理就是這樣,我退一步,汝方有路可走!”

孫承宗聽到這裏,雙目已是淚下。

陶望齡,袁宗道二人也是連連以袖試淚。

不久眾門生們起身離去,孫承宗,陶望齡,袁宗道等人並行邊走邊聊。

孫承宗道:“恩師以門生長托我。我不知我是否妨礙了恩師,以至於恩師露出隱退之意,所以惶恐不安啊!”

袁宗道道:“稚繩不必過責,昔日聖人作幽蘭操,自言此為傷不逢時之作。故而我等常以蘭花比作君子,生於幽處,不以無人而芳。恩師是通達之人,早就明白君子的學問非為通也,乃為窮而不困。但恩師可以這麽想,我等作為門生卻要讓天下人知道恩師學問通與不通,如此就看稚繩兄能否達濟天下了。”

陶望齡笑了笑道:“說得好,恩師向來並非執著拘泥之人,而且事事都有分寸在其中。他既現在以衣缽傳之稚繩必有深意在其中,我等靜觀其變就好了。”

次日,吏部之中。

趙南星與顧憲成正對坐品茗。

趙南星給顧憲成斟了一杯茶後道:“叔時,林侯官這一次官復原職了。”

顧憲成道:“哦?以王太倉的性子,居然沒有勸說皇上罷了林侯官的官?”

趙南星笑了笑道:“抄發的公文是我在太宰那親眼所見的。”

顧憲成聞言沉默不語。

趙南星道:“我方才從太宰那邊過來時,太宰吩咐了我幾句話,他說林侯官這一次焚詔之事,乃我輩大臣之風骨所在,朝堂上必須還有林侯官如此大員主持,方能匡扶社稷,規勸天子免於過失!”

顧憲成道:“怎麽太宰也轉變對林侯官的態度了?”

趙南星點點頭道:“看來是如此。”

顧憲成道:“不出意外啊!林侯官此舉可是狠狠掃了王太倉的顏面,王太倉的敵人,當然就是太宰的朋友。但太宰還是不知林侯官的為人,今日我等器重於他,明日他就會捅我等一刀?”

“誒,我看叔時你對宗海是成見太深了。之前你一直說他事事揣摩上意,阿附執政,現在此事一出,可知他乃是一名真真真正的直臣。你再抱著如此眼光,不僅太宰,我也很難再與你論及此事了。”

顧憲成搖了搖頭道:“夢白,你就是太容易輕信他人了。好了以後在你面前,我不再說林侯官一句不是。”

趙南星笑了笑道:“既是太宰有意與林侯官示好,那麽我等也要效勞,趁此機會修補於林侯官的關系,無論怎麽說這一次京察,若能讓林侯官站在我們這一邊,王太倉就顯得更加失道者寡助。”

顧憲成道:“此言極是,禮部的於元時一向傾向我等,但他的侄兒於中甫,從弟於元貞卻與林侯官甚近,可以趁著這一回事說動於中甫,於元貞,再由他們向林侯官進言,如此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