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我的承諾(第2/4頁)

林延潮見王家屏露出猶豫之色。

現在的王家屏身為首輔底氣實在不足,從他這幾個月的表現來看,大有那邊意見官員強勢他就傾向於哪邊。

王家屏問道:“付漕台你如何看?”

付知遠道:“這一次鬧漕,河漕官員有難推脫之責,換了以往我肯定是請求朝廷重治,但眼下付某還是少言的好。”

王家屏點點頭,然後對林延潮道:“是否嚴究地方官員,本輔還要與太宰商議一二,不過海漕的事還請大宗伯立即著手。”

議事之後,付知遠先走。

林延潮則為王家屏留下。

王家屏對林延潮道:“付漕台這一次來京,聖上一直沒有召見,他已是心寒萌生退意,昨日向本輔言明要辭掉河漕總督之職。”

林延潮沒有料到,付知遠只任了不到一年漕運總督就幹不下去了。自己費心將他請到京師來敘職,最終也沒有保全了他的仕途。

王家屏道:“本輔已是口頭答允了,其實身處付漕台這個位子,本輔深有體會。現在吾在內閣遇事沒有人商量,實在是孤掌難鳴,勢單力薄。”

林延潮聞言聽出王家屏似乎在試探自己的口風。

林延潮當即道:“元輔這是哪裏話,趙次輔老成持重,還有張新建下個月就可抵京,到時元輔身邊怎麽會沒有商量的人呢?若是元輔有什麽要效勞的地方,宗海也願意隨時聽候差遣。”

王家屏欣然道:“宗海真吾摯友也。”

說到這裏,王家屏嘆氣道:“其實這些日子,愚兄晚上一直睡不好,又睡得極淺。這麽大個朝廷,天下億萬的百姓,稍稍出了點差池就是大事。愚兄殫精竭慮為朝廷盡心盡力,但下面的官員陽奉陰違,那些言官稍違其意即上疏彈劾。說實在的,今日愚兄倒是羨慕起當年你我在翰苑時打趣聊天,讀書論史的日子。愚兄真還不如付漕台,這時候激流勇退,至少還有清名在身。”

林延潮聽著王家屏這番肺腑之言,可以想到他是如何之心焦。

林延潮安慰道:“元輔,萬事開頭難,眼下國事正趨於正規,遲早有一日陛下會明白你的苦心的。”

“但願如此吧!”

……

林延潮從內閣走出後,不免心事重重,付知遠從河漕總督任上離去,而王家屏今日這一番話也隱隱有致仕之意。這二人若是離去,不僅少了兩個堅定的盟友,對於他私人而言不免也是有一番難過。

眼下大勢如此,難道真沒有回天之術。

到了文淵閣閣門前,陳濟川與幾個隨從都候在這裏。

林延潮按下心事,當即對陳濟川問道:“梅家兄弟二人在辦什麽?”

陳濟川道:“他們在京這幾個月,倒似紈絝子弟一般,整日與人推牌九,或者去鬥促織。”

林延潮聽陳濟川口中的不屑之意,笑道:“告訴他們來府上一趟,就說他們托我辦的事有眉目了。”

頓了頓林延潮又對陳濟川道:“另外派人入宮立即告訴陳矩一聲,就說之前我拜托他的事,明日就可以辦了。”

此刻京城天香樓裏。

梅家二公子梅侃正與幾人推牌九,對面一人乃司禮監秉筆太監田義的幹兒子田忠,另一人則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的侄兒,還有一人也是秉筆太監陳矩身邊的心腹。

至於梅大公子梅堂則坐在一旁,身邊兩名美貌女子在給他捶背揉肩。

這幾個月來,梅家兩位公子在牌桌上輸了兩三萬兩銀子,不過梅家公子二人卻如同沒事人般。

今日這幾人繼續打牌九,左右擺好了時鮮的瓜果,上好的香茗,還有十幾名美貌侍女在旁侍奉。

天義的幹兒子田忠笑了笑道:“聽說太祖爺時那沈萬三就是從劉家港將蘇浙之貨販至朝鮮,倭國,於是成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富翁,甚至因此驚動了太祖爺。”

“你梅家若是要辦這生意,風險可是不小啊!”

張誠侄兒則是道:“瞧你這麽說的,當年馬三保也是從劉家港出海下得西洋,至今仍是佳話,你怎麽不提這個。”

幾人談及這個,梅侃都是笑而不語。這時陳矩的心腹將牌九一退道:“今日手氣不好不玩了。”

見此梅堂走上前去道:“公公別急啊,坐下來再說。”

“手上沒現銀。”

“這有何妨,我先墊了,打牌最重是雅興,錢財身外之物,無需計較。”

張誠侄兒與田忠都在贏錢,還在興頭上當即道:“不錯,不錯,梅兄牌品是沒得說,又是如此豪爽,咱們也不能辜負了人家好意啊。”

當即陳矩的心腹又重新坐下,而梅堂命人拿了一小箱的碎銀子放在對方身旁。

有了錢也就有了底氣,如此之下陳矩心腹也贏了幾把,眾人又打開話匣子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