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陳矩(第2/2頁)

林延潮也知門外不是說話地方,當即隨陳矩入內。

二人在正屋坐下,陳矩親自給林延潮奉茶道:“寒舍簡陋,讓大宗伯見笑了。”

林延潮笑道:“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斯是陋室,唯主人家德馨啊。”

陳矩聞言笑著道:“不敢當,不敢當。”

林延潮也見過不少京官裝清貧,在京裏的住宅甚至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但實際上老家的房子都蓋了幾十畝地了。他原以為陳矩也是如此,但今日看來陳矩是真清貧。

林延潮道:“公公清貧,林某實在佩服,難怪朝中大臣對公公都是交口稱贊。”

陳矩笑道:“我也不是故作如此,只是我平日向佛,住在這裏可以日日聞晨鐘暮鼓,不是很好。再過個幾年,我從宮裏退下來,就到寺廟裏袈裟一披,了此余生就好了。至於死後我也如一個僧人下葬。”

林延潮嘆道:“公公了斷外物,實在令林某佩服。也正是因為公公慈悲為懷之心,兩度幫林某化解了大難,林某心中感激之情實在難以言表。”

陳矩笑了笑道:“大宗伯,此來一定是心底不安為何咱家屢次三番的幫你,故而前來相問吧!”

“其實當年咱們查抄張鯨家宅時,咱們與駱金吾已是一條船上。所以大宗伯不必介意的。”

林延潮心道,這話誰信啊。

林延潮道:“話雖如此,但公公屢次三番幫忙,林某也實不知有什麽可以報答的。”

陳矩聞言笑容斂去,然後問道:“大宗伯,你知道你與其他官員都不同的一點是什麽嗎?”

“這……林某愚昧。”

陳矩道:“你是能辦事的。這一次你拜禮部尚書回京之後第一次廷議,你說了什麽話?你還記得嗎?”

林延潮目光一亮一下子把握到關鍵。

“可是河漕?”

陳矩點點頭道:“當年這河漕之策,你與咱家第一次見面時,你與我說要革除河漕積弊,必須用海運,這與咱家不謀而合。後來咱家又專門留心於此事,並且買了很多書,參考了你這海運之略,發覺正是一條著實可行的路子。”

“當時大宗伯不過是歸德的一名同知,卻能想到天下的積弊,著實令陳某沒有料到。不過當時並不以為意。但後來你去臨海拜訪前河漕總督王宗沐,然後又在廷議上提出了你的海運之略,我方越來越欣賞大宗伯你了。”

林延潮想到這裏,點點頭道:“原來如此,這麽說公公也打算支持海運?”

陳矩道:“咱家支持得不是海運。咱家支持的是大宗伯你。咱家是佩服大宗伯的才幹,所以咱家想要為皇上,想要為江山社稷留下大宗伯如此的棟梁之才,有大宗伯在朝堂上,皇上可以安枕無憂,咱家也算為了國家做了一點事了。”

原來如此。

林延潮恍然明白了。

“公公全然為江山社稷之心,林某實在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林某怕自己不能勝任,辜負了公公的期望。”

陳矩笑了笑道:“有什麽好辜負的,其實咱家最期望的,還是大宗伯入閣拜相的一日,當年張江陵不是說了?能安天下者,唯有大宗伯你一人。所以咱家很想看看張江陵說的話對不對,他看人的眼光準不準。”

林延潮自嘲地道:“這話恐怕當不得真,我也不知是從哪裏傳來的。但公公放心,林某既蒙公公如此看重,必然竭盡所能,不敢說保住這江山社稷,但為朝廷為天下辦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在此吾不甘於人後。”

陳矩點點頭道:“聽大宗伯這麽說,咱家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林延潮道:“林某多謝公公了,公公以後能有什麽效勞的地方,請盡管吩咐林某就是。”

陳矩聞言笑著道:“大宗伯還是沒有明白咱家的意思,咱家幫大宗伯不求回報。只求將來大宗伯能將朝廷社稷的辦好,如此咱家也就能跟著沾點光了。”

說到最後陳矩感慨道:“你不知道咱家這樣六根不全之人,此生早已沒有了指望。至於最後的一點執念,就是能夠留一點薄名於後世吧,就如同先監懷恩那樣。所以只要大宗伯你能幫我完成此願,反過來還要是咱家感激你幫了這個大忙才是。”

林延潮聽這話不由詫異,陳矩這話說得十分誠懇,似肺腑之言,難道世上真有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