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相托(第2/2頁)

到了吏部以後聽聞也是一樣,旁人有事來找他都是說好,議事時都在打瞌睡,大家議完了叫他一聲即是。

所以聽聞他在翰林院,吏部人緣都是極好,與佐貳官,正堂相處極睦,從沒有人與他為難,甚至還因此入了閣,這份本事實在令人佩服不已。

趙志臯官位雖高,但看來是個不管事的主,至於張位雖然入閣,但是卻是吏部右侍郎的三品銜。

一日他不轉正為二品銜,一日只能稱得上是‘副宰相’。

如果將來有人以二品尚書入閣,張位就算入閣早,但也只能屈居其下。

想清楚這些後,林延潮有打算往王家屏或是趙志臯的家中趕去,特別是王家屏他現在從四輔跳到首輔。而且趙志臯,張位二人,一個不管事,一個管不了事,以後王家屏在朝中話語分量當大不一樣了。

但轉念一想,自己現在就去如此不是顯得自己太勢利了嗎?所以最後林延潮還是沒去。

不過想想也知道趙志臯,王家屏此刻府上必是賀客盈門,自己何必去錦上添花,湊這個熱鬧。但林延潮吩咐陳濟川派下人分別給趙志臯,王家屏二人送上賀帖,正所謂人不到禮數也要到。

就如過年你不去領導家拜年,但祝賀短信總要發一條吧,在這樣小事上落下芥蒂就太不劃算了。

到了申府後,果真有些門庭冷落。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人來送申時行,但總與以前有些不同。

過了片刻,申時行送走幾位送自己的幾名官員,然後身著燕服在書房見了林延潮。

林延潮一見申時行,覺得有些不一樣。

這才一段時間沒見,在位到不在位這麽兩天,申時行有些……林延潮一時也拿不出詞語來形容。

之前為首臣時,申時行身上有股氣,精神煥發,望之喜怒不形於色,淵然而不可度之。

但這才卸任一日,申時行那深沉有岸谷的氣度不見了,此刻的他就如同一位平凡老者,只是更儒雅幾分。

難道這就是從首輔退下來,到成為平民百姓的落差?

申時行看林延潮和藹地道:“老夫就知宗海會來的。”

“恩師……”林延潮不知如何說起。

申時行擺了擺手笑著道:“你看老夫馬上離京,有些帶不走的,你看這屋子裏有什麽看得上盡管拿去。”

林延潮不由失笑,但不知為何又有幾分傷感。

張四維不論,張居正與申時行各自當國十年,可以說是十年宰相。

二人政績高低,天下自有公論。

但對於林延潮而言,申時行是有恩的,包括自己當年得罪了張居正,也是申時行在旁替自己說話。這些年林延潮仕途能夠青雲直上,申時行更是提攜良多。

聽申時行之言,林延潮遍覽整個書房,但見陳設已比自己前次來時少了大半。

林延潮走到一副掛在墻上申時行親手寫的‘靜水流深’的大字前道:“恩師不如將此字畫贈給學生。”

申時行撫須笑著道:“這是老夫萬歷六年入閣時親手寫的,這麽多年一直掛在老夫書房。你也真會挑,也好,那就留個念想。”

說完申時行又回到書案,當即取了一封文房四寶道:“這是老夫在內閣簽押書寫的筆墨,之前多余了一副就贈給你吧。”

“學生多謝恩師。”

申時行笑了笑又拿了一本書來道:“還有這書……這書老夫親自寫的,還未付梓先贈給你,其中記載的都是老夫這幾年來與天子之間的奏對。”

“在國本之事,老夫俯仰無愧,此書可以為明證,證老夫清白!”

說完申時行將書給了林延潮。

林延潮知道其中記錄除了申時行與天子的奏對外,更重要是他老人家十年輔政的經歷,通過對話不僅可以揣摩出天子的意思,還能讓自己在很多政事上少走彎路。

申時行此舉相托之意很是明顯,林延潮再度躬身謝過。

接過以後林延潮再仔細一想,申時行給自己這本書還有一個用意,以後在國本之事上,他必然遭朝野非議,那麽這個時候林延潮就要從書中找證據,並且站出來替申時行說話辯白。

將書交托之後,申時行嘆道:“這些多門生中老夫最看重你,本欲以衣缽相引,薦你入閣,但你可知道為何我對陛下最後沒有明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