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菜根譚(第3/3頁)

龔子楠笑道:“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貧僧都看開了,部堂還介懷什麽,來,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年我在寺裏栽下的梅樹。”

林延潮點點頭,當即與龔子楠走到寺後,但見龔子楠指著這一片梅林道:“這就是貧僧幾年所栽,貧僧總是想起到了春暖花開時,這梅花滿山開放的樣子,梅香輕芬不散,姐姐生前素愛梅花,看了此梅林必會高興。”

說到這裏,龔子楠言語有些哽咽。

“若是部堂有空,不妨明年春天來這裏看看這漫山盛開的梅花。”

林延潮在腦海裏想象這梅花景色悠然神往,然後對龔子楠道:“若是有空我一定來。”

自拜會龔子楠回來後,林延潮也羨慕他這樣閑雲野鶴般的生活,故而書院的事上了軌道後,他每隔個一段日子就到城東的小院住上一陣。

住下後林延潮就上山拜訪山野之人,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與他交遊,談天說地,道古論今,就算遇見沒讀過書的人,林延潮也可以與他聊天氣,聊農事,談上一整天。

有時他到鼓山上與僧人談經,有時與好友泛舟於西湖,有時與同道題壁刻石,有時一訪古跡遲了,就宿於深山山民家中,吃著野菜粗飯,喝著甘洌的山泉水,夜裏就睡在稻草上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就是菜根譚說的‘常嚼菜根,百事可做’,沒錯,安貧樂道是能夠生智。

林延潮方體會書中裏所言,‘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須百般計較’,人要活得如‘彩筆空染,利刃抽水’如此才是人生境界。虛度光陰,空擲歲月未必不是人生一件樂事。

這樣的日子實在令人忘俗,林延潮在山間就這般過著隱居訪人的日子。

而林延潮也不告訴別人自己的姓名,而是以自己的字號‘學功’示人。但交往過的人無不佩服林延潮的博學多才,覺得他定是當今名士。久而久之學功先生的名號倒是在山野之地裏也是越來越有名氣。

退居山林的這段日子,林延潮也忘了自己官員的身份,也忘了自己是否會起復,至於趙參魯,自己大伯的那點事更是放在一旁。

偶爾他也會去林陽寺見見龔子楠,在寺住上一夜。林延潮閉上眼睛時,就會想著來年寺裏梅花開時,那會是一等如何滿山花瓣紛飛的景色,那一位自己只見過一面便將芳心寄托的佳人,這一刻他真是覺得人生有些恍然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