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精一之功(第2/2頁)

林延潮在此講會中將此道理,告知了自己的弟子以及學生們,並於講會之後,親自手書‘精一之功’將此作為匾額就懸掛在崇正講堂上。

這話最早是王陽明說的,他曾多次提及‘精一之功’,作為王學功夫。

多年之後,林延潮雖不任山長,但‘精一之功’卻成為了鰲峰書院的治學精神,深入每個學生的心中。

而這二期的講會,則是談到儒法之爭。

這講會林延潮也是列席旁聽了,這講會就是鰲峰書院裏這些學霸們每月兩次的思維風暴。

這講會一講不是一課,也不是半日,而是一講一日。

各種思想可以在此碰撞,沒有統一的答案,也沒有想引導什麽。這與非五經,孔孟之書不讀,非濂,洛,關,閩之學不講的東林書院截然不同。

對於這樣放松交流的講會,這是學霸們最喜歡的,故而一個個摩拳擦掌要在講會中大顯身手。

這一次講會也很精彩,儒法之爭,是可以引申出王霸之爭。

而儒家和法家很多觀點上也是南轅北轍的。

其中林延潮在當年的經筵上與周子義辯論差不多,當年林延潮的論點主要引用自南宋事功學派大儒陳亮的觀點。

比如儒家講師古,法先王,恢復三代之治,保持約定俗成的規矩就好了,而法家講法古不如法今,法後王,一代更有一代的制度。

這二者誰高誰低,千百年來都辯個不停,不同人不同的主張。

但在林延潮看來,用精一之功就可以理解了。

用圓周率來說,儒家講當年先聖費盡心血計算出圓周率是3.14,所以我們應當代代相傳,不能更改,不折騰,祖宗之法不可變。結果儒家的登月飛船跑去了火星。

而法家講法後王,我們今天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一百位,我們就把這一百位引用到日常生活中。結果法家小學生每天數學作業作到淩晨,家長半夜在微信群裏怒懟老師。

事功大儒陳亮曾言,孝悌忠信不足不足以趨天下之變,材術智辯不足以定天下之經。

這句話就是儒家不能趨變,法家不能為天下之本,要治天下儒法必須合一。

但儒法合一不是3.14不行,小數點後一百位也不行,咱們就3.1415926一起取個七位數,大家就皆大歡喜了。這不是儒法合一,而是合稀泥,航天專家要罵你,小學生也要罵你。

當然這是林延潮的看法,書院的學霸們則看法更多,他們引經據典辯得不亦樂乎。

林延潮本以為儒法之爭會保持一個均勢,沒那麽快分勝負,但結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儒家是壓著法家打,這也多虧了儒家這麽多年來對法家的研究啊。

這一名學霸引出了法家經典商君書。

民弱則國強,民強則國弱,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能勝強敵者,必先勝其民。

民不貴學則愚,愚農不知,不好學問,則務疾農。善治國者,民不積粟,上藏野。

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貧則力,民富則淫。

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

……

總而言之,法家學說就是弱民,所謂弱民,國家要用各種手段使百姓貧窮,愚蠢,如此財富才容易為國家聚攏,國家更好驅策這些沒有文化的百姓。

這學說當然被在場讀書人大罵了。

這時候突有一名弟子道:“家裏有積蓄,又有文化的老百姓,能叫老百姓嗎?那叫封君,士大夫。”

林延潮聞言看向此人,原來是外課生周起元。

但見徐貞明這時候對林延潮道:“論及經義周起元是外課生中翹楚,我本以為他尊孔孟之學,沒料到卻給法家說話。”

林延潮笑著道:“此正為我所欣賞的。”

但見周起元環顧四周,然後向林延潮,徐貞明施禮。林延潮,徐貞明都是笑著點了點頭,以表示鼓勵。

但見周起元來到講堂中央侃侃而談道:“眾所周知,商君入秦後,秦行變法之實。但商君入秦之時,見秦王時所講乃帝道,但秦王卻在打瞌睡,商君第二次見秦王時講霸道,然而秦孝公為之所動,何也?”

林延潮,徐貞明聞言都是聽懂了周起元的言下之意並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贊賞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