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家事(第3/3頁)

不過不分家,大伯又要仗著自己的名頭,雖說他現在不是官身,但日子久了,還是夠心煩的。但是眼下卻是不是分家的時候。

林淺淺見林延潮已經有了決定,她也不好說什麽。

但見林延潮深思熟慮後又道:“不過不分家,也不是等於可以姑息。淺淺,上一次回鄉我們在家置辦不少田地,其中有一百畝讓大伯種了番薯,其余也都交給大伯打理,這麽多年了賬目要核一核。”

林淺淺點點頭道:“是啊相公,親兄弟明算賬。明日就讓陳濟川派人查賬。”

林延潮想了想道:“不急,年節近了,年後再說。我們也不是著急這幾個錢,但大伯如此下去以後必得寸進尺,所以我們也不得不精細一些。”

林淺淺甜甜笑著道:“還是相公明白,事事想來前頭,其實這開口看賬本也沒什麽為難的。大伯若是懂得事理,應是主動將這幾年賬目給我們過目。”

林延潮點點頭道:“說得是。”

林淺淺又問道:“這幾年公中的賬目都是三叔在管,要不要找他核一核。”

林延潮道:“三叔辦事還算令人放心,不過不能偏頗,大伯核了賬,三叔那的賬目也要核實,如此才是公允。”

林延潮知道家裏的生意比如當鋪,生藥鋪,傾銀鋪都是三叔在打理,三娘的娘家,還有陳行貴的長樂陳家也幫襯了不少,目前為止一直是井井有條。

不僅是錢財入袋,如林家的藥鋪,當鋪,傾銀鋪都貫徹了林延潮的當初的理念,以誠字經營,惠及百姓,做到了童叟無欺這幾個字。所以老家的老百姓都喜歡去林記的商鋪賣貨,同時也給林延潮,以及林家在家鄉百姓中贏得了很好的名聲,大家提及林記都是有口皆碑。

這加在一起都是聲望,林延潮為官的資本。

而大伯原來是在侯官縣當個吏員,被自己推掉以後,眼下老家的田,林家入城後置辦下的田,以及林延潮的那一份都是由他的打理的。

聽說這幾年來,不僅沒有盈余,還虧了不少。閩地這幾年年景還算不錯,林家又可以免稅,更沒有哪個地方官吏不長眼睛來盤剝,最後反而虧損。大伯這操作實在是令人看不懂。

所以大伯若是有三叔那個樣子,林延潮也不會如此計較,但問題是大伯實在如何也扶不上馬,因此林延潮也是不得不有所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