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風流員外郎(第2/2頁)

二人都是大喜,梅大公子當即笑著道:“太好了,部堂大人一句話下,我們梅家就有救了。”

林延潮笑道:“梅兄言重,兩淮鹽法積弊已久,朝廷遲早是要下大氣力整治的,要扭轉此局,就要從根本上革除這弊法。”

梅家兄弟二人對視一眼,他們雖對眼下鹽法有所不滿,但都是既得利益者,要改變鹽法對於他們損害最大。

梅侃道:“部堂大人三年,則歸德大治,當時梅某對部堂大人種種手段佩服得五體投地。若是部堂大人入閣主持,必然可以革除兩淮鹽政積弊。”

林延潮點點頭道:“辦法我是有,總之到時不會讓兩淮鹽商,也不會讓朝廷吃虧就是。”

梅大公子,梅侃二人都是大喜,梅大公子當即道:“部堂大人有此心,我們梅家必為部堂大人效犬馬之勞。”

梅侃當即道:“不錯,只要部堂大人一句話,梅家有人出人,有錢出錢。”

林延潮看向梅家兄弟二人,淡淡笑了笑道:“此話先不著急說,待我先幫你們解去這燃眉之急再談。”

聽了這一句話,梅大公子,梅侃都深覺得林延潮實在是靠譜。

次日一艘官船已是駛抵揚州碼頭上。

現任南戶部員外郎張泰征在隨從攙扶下走下船來。

碼頭上但見揚州知府以下大小官員,以及知縣李墨祟,馬會長,馬公子等人都站此迎接。

張泰征很滿意,他這一次是以戶部員外郎的身份,用視察各縣常平倉倉儲的名義,到揚州公幹的。

揚州大小官員如此盛情迎接,當然不是常平倉有什麽問題,而是敬重自己的背景。

他的父親張四維雖說故去,但門生故吏滿天下,他的妻子是前兵部尚書楊博的女兒,背後還有山西陜西大商人的支持,底蘊著實不小。

不過仕途倒是慢了一些,萬歷十一年的官員裏都有人擔任京戶部郎中了,但他身為萬歷八年二甲第四名的進士,僅是戶部員外郎,還是南直隸的,官升只能算是不快了。

不過他也知道他的身份太紮眼,若是再位高權重就是打破了平衡,這對於張家而言反而不是長保富貴的辦法。倒是如申時行,林延潮這樣貧寒人家的子弟,官升得快一些,倒無人覺得有內幕。因此想到這裏他心底倒是釋然了。

張泰征下船後,眾人寒暄一陣,即被馬會長請到別院去了,揚州知府,李墨祟也是得以相陪,其余人身份太低自不在相陪之列。

幾個人在別院的臨湖水榭裏喝茶。

張泰征,揚州知府,馬會長三人坐了上首,馬公子,許宗道,李墨祟則在下面陪坐。

馬會長先笑著道:“得知員外大人要來揚州,咱們眠月樓的盤兒姑娘,繡花軒的薛大家那都是望眼欲穿啊!都想早一點見到員外大人。”

張泰征聞言大笑,然後拈須道:“年少時以風流為風流倜儻,現在……現在額上都有白頭發了,興致倒是淡了,先不見吧。”

許宗道笑著道:“員外大人莫要這麽說,盤兒姑娘日前還說你英姿勃發,與少年郎君沒什麽分別。”

馬會長笑道:“是啊,龍精虎猛還更勝當年呢。”

眾人聞言都是笑,唯有揚州知府只持身份只是淡淡笑了笑。

張泰征擺了擺手道:“尋花問柳的事先放一放,我等還是談正事,馬會長你先說一說吧。”

眾人聞言都是斂去笑容,正襟危坐。

馬會長當即向張泰征說了牙行與巡鹽衙門的沖突,張泰征點點頭道:“我已知道了,這一次來揚州,順道也是為了此事。”

馬會長當即問道:“多謝員外大人關心,那麽我們是站哪一邊,牙行還是巡鹽衙門?”

張泰征不緊不慢地問道:“楊兄怎麽看?”

這位揚州知府正是張四維的門生,要不是張家的提攜,他也不可能來到揚州這繁華之地任知府。他當即恭敬地道:“本來依我意思是坐山觀虎鬥,讓兩邊都求著我們,但世兄既到了揚州,小弟當然是以世兄意見馬首是瞻。”

張泰征道:“不敢當,國庫空虛,故而朝廷這才用力整治鹽法,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驟然下猛藥,不僅治不好人反而會治死人。”

眾人一並道:“員外大人所言極是。”

“所以此事還是要巡鹽衙門那邊先退一步,至少先把人給放了。和氣方能生財,否則牙行與巡鹽衙門打官司,倒是令你們這些合法奉公的鹽商出不了貨,這就不對了。”

聽張泰征這麽說,眾人都是一並贊其高明。

馬會長當即道:“不過聽聞巡鹽衙門那邊是油鹽不進,這倒是不好辦,此事不知可否由員外大人出面?”

張泰征道:“我與那李汝華雖是同年,但卻沒什麽交情,聽聞在朝堂上也是不賣一般人的面子,你們可有找過人帶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