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牙行(第2/3頁)

“一千張?憑著條子。”

“恩,一張不少,你們拿著這條子和鹽引在兩淮任何的鹽場都能兌鹽。正是有你們吳家這樣的商人數代開中,為國輸邊,才有今日之太平天下。朝廷是不虧待你們的。而我們巡鹽衙門的李巡按,也是一心為民做主的好官。你收下這條子吧。”這人一邊說一邊攥著條子看向對方。

吳胖子哽咽地道:“這位大哥此恩此德,我吳胖子真是一輩子報答不盡,讓我給你磕個頭!”

“誒,不敢當。要謝你當謝李巡按才是。”

對方這才爽快地給了對方條子,然後又補了一句:“若還有其他的事,盡管來巡鹽衙門就是。對了,在下姓沈。”

對方丟下這句話就走了。

而此時此刻,討薪成功的吳胖子拿著條子已是泣不成聲,仰天淚作兩行。

卻說李汝華請林延潮至客廳裏,按察僉事莫仰之也是前來拜見。

三人入座一陣寒暄。

“部堂大人致仕回鄉到了揚州,怎麽不早說一聲,如此我們揚州官場上下也早作迎接,為部堂大人接風洗塵。”莫仰之開口恭維道。

林延潮笑著道:“就是迎來送往太過鋪張,故而才舍了驛路,輕車簡從回鄉,這一次路過揚州,想起茂夫兄在這裏任官,就來看一看老友。”

李汝華聽了真是與有榮焉,莫仰之反復看了李汝華兩眼心想,林部堂乃元輔的心腹,他如此看重李汝華,看來元輔對他這位門生也著實器重。當然也可能二人本就是同年的緣故。

李汝華當即道:“蒙部堂大人特來此看望在下,在下真是三生有幸。在下這就吩咐下去,不許人泄露了部堂大人的行蹤。”

莫仰之也是恭維道:“部堂大人高風亮節,真是我等為官的楷模啊。”

林延潮笑了笑也不再謙虛,而是道:“揚州可是好地方,兩位大人能在此為官一任,真是好福氣啊。”

李汝華道:“部堂大人所言甚是,不過揚州雖好,但在下在揚州做官,也是坐在火爐上烤啊。”

李汝華這麽說,是想打聽林延潮是否已知道他整治牙行的事。

林延潮訝道:“茂夫兄,這個位子比古時揚州刺史也是不遑多讓,又何出此言呢?”

李汝華嘆道:“部堂大人,實不相瞞兩淮鹽法敗壞,朝廷積欠的鹽引,在不開中下,可供揚州商人四年之用。”

“若是停了開中,邊軍將無糧可用,若是不停開中,那麽積引恐怕沒有銷完的一日。在下實在是左右為難,今日部堂大人來此,在下還請部堂大人不吝賜教。”

莫仰之也是道:“部堂大人乃朝廷棟梁,在三年歸德,一府大治,至今乃官場上的佳話,今日還請部堂大人為我們指點迷津啊。”

林延潮點點頭道:“鹽法之事,當時我京師時即有所聽聞,聽茂夫這麽說,沒料到竟敗壞到這個地步。”

“但是我已是致仕,不在其位也是不好貿然幹涉地方政務,今日來看望茂夫兄後就坐船返鄉,其實兩淮鹽政以兩位之才,不會沒有解決的辦法的。”

二人再三相問,林延潮推了一陣,然後道:“茂夫盡管放手而為,若真是沒辦法,我寫信在恩師面前替你說話就是。”

有了林延潮這句話,李汝華當即大喜,莫仰之也是松了口氣。

不過林延潮也是心底有數,李汝華畢竟沒有將他抓了牙行商人熊啟昌的事與自己交代,看來並不那麽願意讓自己插手。

當即李汝華就請林延潮在衙門驛館裏小住,林延潮也是答允了。

晚上設宴款待,又是一番景象。

到了次日,林延潮剛剛起床洗漱,即聽到外面傳來吵雜之聲。

林延潮心底有數,剛走出驛館就見李汝華面帶怒色地趕來。

聽他一說才知道今日早上有數百名商人將巡鹽衙門包圍了。於是李汝華趕緊來請教林延潮。

李汝華當即說了來龍去脈,原來揚州有十家牙行,分別是梁頭行,河工行,供應官銀行,催收公費行,整酒行,親紙行,填寫引皮行,桅封行,盤堆行,報解捆行。

李汝華一到任後即抓了商人熊啟昌,此人經營著梁頭行,河工行,還揚州牙行裏很有勢力。

熊啟昌被抓後,李汝華本是等著牙行上門來懇求自己,哪裏料到這十家牙行連先禮後兵都沒有,而是同時罷工,還組織人手一並來巡鹽衙門要求放人。

李汝華當然很生氣,堂堂巡鹽禦史的威嚴豈容冒犯,在揚州就算是兩淮鹽運使,揚州知府都要看他的臉色。

而且他認為牙行不過是小角色,屬於兩淮鹽業這條利益鏈裏最弱的一環。他們借助為官府代辦的權利,從鹽商身上盤剝,屬於兩邊都不待見的那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