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奏對(第2/4頁)

林延潮道:“林某不過秉公而為,若真要幫你,只有一句話,在聖上面前如實而言,不要心存欺瞞。”

許國走到孫隆面前道:“若是你肯將張鯨這幾年所作所為如實道出,或許老夫還能保你一命。”

孫隆聞言變色,林延潮道:“張鯨平日的為人,你也是知道了,今日的事你是別想善罷甘休了,所以到了這一步我實在是勸你聽了許閣老的話,好好想一想。”

孫隆聞言頓時痛哭。林延潮拍了拍孫隆的肩頭,又與他低聲說了幾句話。

然後林延潮向許國點點頭。二人一並走到宮墻邊。

許國道:“不好了,宗海可知就在今日大理寺評寺雒於仁上疏彈劾張鯨,還在奏章裏言國本之事。”

林延潮訝異道:“還未聽說。”

許國道:“今日之事,很可能會被張鯨在天子面前倒打一耙,這雒於仁還是老夫的門生啊!”

林延潮細思道:“此事確實措手不及,這國本之事一向是天子心頭之忌。張鯨會不會用此事作文章,想要死中求活。”

許國道:“這一次無論扳得倒扳不倒張鯨,恐怕陛下都不會高興,宗海何必要摻合到此事上呢?”

林延潮道:“實話稟於中堂,下官有求去之心,但能去位前為國除奸,盡一份綿薄之力,下官還是願意的。”

許國訝道:“你年紀輕輕,怎麽會有歸於田園之意?”

林延潮嘆道:“下官也是情非得已。”

許國忽想到什麽,點點頭道:“本閣部似乎明白了,但我聽聞元輔將來退後有意讓你補位內閣。”

林延潮道:“中堂說笑,就宗海這點微末資歷,怎麽會有奢求入閣拜相之心,再說元輔也並無此意。”

許國嘆道:“那就可惜了,不過若是我為元輔,必為國家留你。罷了,先過了這一關再說。”

許國這話表達了很多意思,但好話誰都會說,聽聽就好。

片刻後宮門大開,當即一名中官來到許國面前道:“陛下有旨,請許閣老,林侍郎到乾清宮暖閣面聖。”

許國,林延潮對視一眼,二人當即入宮。

走到宮裏的甬道上,這時下起了一點微末的小雨,林延潮一時心有所感,自己自萬歷八年入值宮裏已來,經歷了不少宦海沉浮,不知為何有了許多疲倦。

二人進入乾清宮暖閣。

天子坐在明黃色的禦椅之上,行禮之後許國稟事,然後林延潮也將所知稟告了一遍,而張誠,田義,陳矩三位司禮監太監都垂首立在一旁。

天子聽完後神色平靜然後問道:“許先生,你怎麽看?”

許國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給被抓考生們一個說法,以及會試的如期進行,但其中必有什麽疏忽的地方,陛下不如召張鯨問個明白,至於如何處置,最後還是要看陛下聖裁,臣不敢擅越。”

天子點點頭道:“張鯨此事到今天鬧得沸沸揚揚,大理寺評事雒於仁上疏的事,許先生知道嗎?”

許國額頭滲汗道:“臣也是剛到宮裏才聽說。”

天子道:“朕也累了,傳旨召張鯨入宮。”

“許先生說自己不擅越,那麽就把申先生,王先生也一並召來。”

聽了天子的話,眾人都知道,今日怕是要對朝堂上這持續數月以來的大風波有一個了解了。

眾人在殿一時無話,天子這時候看向林延潮,然後道:“怎麽這些事總是與林卿有關?”

林延潮知道天子這話說自己,同時也有警告許國的意思,但許國是宰相,天子畢竟要給他留面子,所以就沖自己發火。

林延潮也知道天子對自己有嫌隙,於是懶得辯什麽道:“啟稟陛下,是臣……是臣的過失。”

天子搖了搖頭道:“朕也真是難有的清閑日子。這數日來內閣無人,朕親自處理國事,但六部對朕陽奉陰違,六科甚至還駁了朕的朱批。朕不明白,為何申先生治國時舉重若輕,到了朕的手上怎麽就指不動那些官員。是朕才具不如申先生?還是百官只聽申先生的話?”

許國露出惶恐之色。

林延潮也是明白皇帝在吐槽什麽,那肯定是廢話,大明這套制度運行到今天,早已經不是明朝初年時,皇帝能說的算的時候了。

為什麽天子指不動六部?因為下面的官員早已盤根錯節,誰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官員能把小九九告訴首輔,但敢告訴天子嗎?朝廷的任何決定,都涉及權力的交換,利益的分配,換句話說,天子能平衡好下面各方派別的利益嗎?

連最重要的人事權,天子都掌握不了,下面官員憑什麽買你的賬?今天大家聽你的話,明天申時行回來了怎麽辦?

所以申時行,王錫爵罷工後,天子發現朝廷中樞基本癱瘓,自己政不出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