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東廠(第2/4頁)

徐顯卿額頭上有些汗,喝了一口茶微微平復心底的情緒。

於玉立一直在看林延潮的臉色,見徐顯卿拋出主張後,林延潮沒有出聲反對,然後嘆息道:“這些書生所為不過是一腔熱血,但朝堂諸公都彈劾不倒張鯨,這些人又能濟得什麽事?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見眾人你一言我一句都沒有到點子上,趙南星當即起身道:“諸位大人,眼下不是議論這些事的時候了,這些舉子現在都被關在東廠之中,東廠的手段大家都是知道了,不比北鎮撫司差多少,這些讀書人被關入東廠,會有什麽後果大家可想過嗎?”

原來大明的廠衛制度是,東廠負責抓人,北鎮撫司負責審問。

但後來東廠自己也設了監獄,可以自己抓人自己審問。對於廠衛而言審問就是拷問,北鎮撫司的手段,不用多說了,文武百官聞之色變。

北鎮撫司審問犯人據說十八套刑具,任你意志如何堅強,堅持個兩三套就差不多,至於挨過一半,就算招供基本人也活不下來了。

所以之前禦史馬象乾彈劾張鯨,天子要將他下詔獄,三名內閣聯名保他。

現在好了,二三十名舉人被下了東廠大獄,若是張鯨嚴刑拷問,誰知道他們會供出什麽來?

林延潮也在想,這薛敷教是顧憲成,顧允成的同門,高攀龍是顧憲成的學生,其余不少人都是顧憲成的同鄉。張鯨若真的進行拷問,很可能會順藤摸瓜供出顧憲成來。

至於顧憲成身後又是誰呢?

林延潮不置一詞,而是靜觀其變,作為現在禮部的話事人,他也不會貿然拋出自己的觀點,一定要等到最後時候,他才會最後一錘定音,現在大家的討論尚未脫離自己的控制範圍。

這時陳濟川前來對林延潮耳語了數句。

當得知陶望齡,孫承宗也被東廠拿下後,林延潮不由狐疑,張鯨難道是想將自己拿下嗎?

但這時候徐顯卿已經忍不住了道:“東廠拿人從來不經刑部,我們官員向來無權幹涉,此事雖涉關於會試舉子,但這些考生不安心備考,而是思及彈劾宮中宦官,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如此之事,我們禮部根本無需理會。”

趙南星色變道:“徐宗伯,你這麽說可是昧著良心?東廠因只言片語當眾捉拿無辜士子,以後是不是也能用此手段抓拿官員?這樣下去,張鯨豈非可以無法無天?”

林延潮示意陳濟川退下,徐顯卿繼續道:“若是涉及官員,不說禮部,就是言官禦史也不會坐視不理,上一次馬象乾禦史彈劾張鯨,天子要將他下詔獄拷問,那時候不是百官一並保下了嗎?”

“眼下不過是區區幾名讀書人,也值得我們這麽做嗎?若是陛下懷疑有人煽動讀書人反對朝廷,趙郎中是否能擔起這個責任呢?”

趙南星聞言大怒道:“右宗伯可知,這二三十名舉子也是同鄉,同年,親朋好友,一旦被抓他們可幹休嗎?萬一我們不作為,若是惹出更大的事怎麽辦?”

二人劍拔弩張。

這時林延潮開口道:“徐宗伯,趙郎中,你們一人少說一句!”

辯論得面紅耳赤的徐顯卿,趙南星都沒有再爭下去。

林延潮一言即出,徐顯卿,趙南星都必須賣他這個面子,不僅因為他是在座官位最高的官員,更因為他是林延潮。

趙南星按下情緒向林延潮躬身道:“此事如何主張,還請左宗伯示下!”

徐顯卿哼了一聲重新坐下。

林延潮道:“此事現在尚未水落石出,被抓了多少人,我們至今不清楚。茶樓上那麽多人舉子,他們是不是都參與了彈劾張鯨我們也不清楚?張鯨是否要借此風浪,在京中大肆逮捕考生,讀書人,然後再追究彈劾他的官員,我們也是不清楚。”

“本部堂有一個看法,拿來與諸公探討一二。諸公想一想,此事會不會是東廠抓錯了人呢?”

“抓錯人?”趙南星當即搖頭,他不明白林延潮的意思。

林延潮道:“眼下正是考期,京中的舉人有好幾千人,這二三十名考生雖說不多,但同鄉同窗老師,還有親朋好友那可不少,萬一引起什麽事端……在這件事上朝廷是有教訓的。”

眾人心想,沒錯,之前林學弟子鬧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比如叩闕啊,砸了順天府公堂啊,上萬民書啊條條都與你林延潮有關。

汪可受道:“不錯,不論東廠是否抓錯了人,眼下我們禮部應該保障這些舉子們順利赴會試。”

於玉立也是道:“部堂大人真是高見,下官也以為我們禮部不可坐視不理。”

徐顯卿聞言則是頻頻向林延潮使眼色。

董嗣成道:“幾名舉子而已,也掀不起什麽大浪來,依下官之見,是不是先以我們禮部的名義派人至公函到東廠,先將被押之人的名單列出,一一核對,若是考生,我們看看能不能給保出來,改由我們禮部與東廠派人監督,先讓他們考完三場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