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雨勢(第2/3頁)

沈一貫道:“除了入閣之事,還有什麽足以動他之心?”

朱賡一愕,內閣雖說有六位大學士,但近年來最多不超過四位,若他與沈一貫入閣,恐怕也很難再提攜林延潮。

朱賡正色道:“此人是一定要拉攏的,不說他們的門生,朝堂上福州籍官員以他為首,還有他與元輔的家人也一直交好。若是元輔退的時候,若我們有他的支持,朝中那些本是依附元輔的官員,也歸向我們。”

沈一貫搖頭道:“要拉攏他加入我們,此代價太大,他在當今讀書人中有如此的影響,天子會不知道?此舉不會遭聖上之忌。”

朱賡道:“當年王安石先創荊川新學,再為宰執,有何不可?”

沈一貫:“此一時彼一時,當今天子本就忌憚變法。再退一步說,文武百官呢?”

“從古至今,匹夫之輩敢於殺人,以身犯法,而身居高位者,反是用禮規束士大夫,用刑規矩百姓,要不然何必說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忌憚變動,因為此舉害了他們眼前之利,故而無論是天子還是士大夫都要儒法二道,來經緯這天下。而小民呢?若不以刑法繩之,天下早就亂了,越是下層的讀書和官員越喜歡變革之事,因為他們早心懷不忿,故而才不管變法是弊是利。”

“然而眼下這朝局,你也知道張江陵當年只做了一半,眼前若不繼續變法,那麽國勢唯有一日頹過一日。可是身為執政者,必須陽為保守陰以變之,面上不可觸權貴之忌,然後再徐徐圖之,怎麽能未上台就大張旗鼓呢?張江陵也是當國數年,待相位穩固時,才推行新政之事。”

“當年主父偃為漢武帝獻推恩令,若是明白的告訴諸侯要削其國,他們答允嗎?反而是一句推恩,倒成了朝廷的恩德,從此諸侯國不足為患。”

朱賡聽了沈一貫這幾句話,深深地點頭道:“肩吾兄所言有理。”

當下二人繼續並肩而行,朱賡問道:“那麽除了林宗海,朝堂上還有何人可助我們一臂之力?”

“孫立峰(孫鑨),陳心谷(陳有年)!”

朱賡聞言點了點頭道:“善,立峰,心谷他們非翰林出身,而且在外官,若出任部堂,以後必是我們的臂助。”

沈一貫道:“是啊,官場上還是同裏之人最靠得住!”

二人繼續徐步前行,這時候朱賡突覺的臉上一涼,擡頭望去但見天空竟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場小雨。

朱賡與沈一貫對視一眼,這雨勢並不大,充其量不過是牛毛細雨,不知對於眼下的旱情是否能緩解多少。

但是二人同時大喜,幾乎喜極而泣。

林延潮此刻正身處徐貞明的家中。

徐貞明住著一處兩進的院子,院子有些年歲,而且狹小。不過他的妻兒並沒有隨他入京,而是在老家住著,院子裏就他與幾個仆人,所以還算夠住的。

這時候京裏正下了一場雨,林延潮站在屋外看著略有所思,而徐貞明正從外趕回,見了林延潮連忙行禮。

“你看這雨對於直隸旱情可有緩解?”

徐貞明伸手一接,然後搖頭道:“這雨太小,你看落在地裏都不濕半點,只能說聊勝於無罷了。自萬歷十年以來,這天氣越來越怪,從冬十一月起至春二月間,雨雪是一年少過一年,咱們北直隸尚好一些,陜西,河南不說,連山東卻遭了大旱,這是以往前所未有的事。”

林延潮聞言眉頭緊皺,然後道:“看來以後的旱情會越來越重,我之前有聽說陜西那邊連連大旱後,又起了蝗災,江南卻在發大水,災害如此,恐怕會引起朝堂上的變動。”

徐貞明也是理解道:“天災必歸咎於人禍,百姓怨懟天子,天子必降責於百官,朝廷馬上要起一場風波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錯,這時候任你身居高位也有朝不保夕之感,連我也可能不能置身事外,不知我有什麽幫得上你的盡管提出,趁我還在位。”

徐貞明訝道:“部堂大人何出此言?若是有事,徐某願意與部堂大人一起分擔。”

林延潮笑了笑,心想我萬一有事,要你分擔,你也分擔不起。林延潮道:“徐兄此言我心領了,你不要擔心,我只是未雨綢繆罷了。”

徐貞明欲言又止,林延潮道:“到了現在,我也不怕實言相告,萬一我有事,徐兄現在是一點忙也幫不上,所以能幫你一點是一點,不要客氣了。你真要報答,將來屯田之事大功告成,聖上召見時,替我說一兩句好話,如此林某也就感激不盡了。”

與此同時,紫禁城裏。

宮殿之下,天子伸手借著從空中落下的雨絲,臉上不勝欣喜,他對一旁的張鯨,陳矩道:“朝廷大臣們都說這場幹旱,乃是朕之不德,你看看這雨不是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