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實踐出真知(第2/3頁)

眾人當下明白了,原來林學沒有上達之道,是因為學錢洪德一支,只是錢學是格物致知來致良知,林學是用實踐事功來致真知,這也是儒家傳統的入世悟道之法。

當然這也就是王陽明所言鈍根之人學習的辦法。

釋家,道家則是通過參悟來悟道,這近似於王畿的辦法,這是出世悟道之法。

因此論及認知之道,由自身領悟天理果真還是我王學最牛逼啊,什麽朱學,林學不過是我們一支啊。

陶望齡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笑道:“天泉問道後,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與汝中追送嚴灘,汝中舉佛家實相幻相之說……”

眾人又聽了進去,但見陶望齡說的是王學另一個經典問答‘嚴灘問答’。

這嚴灘問答,是天泉橋後,王畿,錢洪德兩位弟子送王陽明至嚴灘這個地方。

王畿對四句教中‘有無’之道不理解,於是問王陽明什麽是實相,什麽是虛相。

王明陽則說了一句‘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

當時錢洪德聽了一臉懵逼,王畿卻領悟了道:“前者是從本體上說功夫,後者是從功夫上說本體”。

比起王學的四句教,這嚴灘問答卻是很少人注意,但卻是王學的究極之說,所以陶望齡提出此時,很多在場讀書人不以為然。

焦竑卻明白,他知道這嚴灘問答,比起四句教而言,才是王學中真正的精髓。

陶望齡見眾人不解,然後道:“這嚴灘四句,眾人有千萬解,具作有無之答,其實不然,吾竊以為人欲打坐念經,就打坐念經,若不想打坐念經,就不打坐念經,有心者可成,無心不能成,此乃從本體上說功夫。”

陶望齡說來,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人的意志可以改變外物,這是本體上說功夫。

“人欲打坐念經來求內心平靜,但越有心求之越不能得,無意存之卻能內心平靜,這就是無心得之,有心失之,此功夫上說本體。”

見眾人仍是不解,有人則問道:“若是按陶先生這麽說,我們也不必介意於外物,這不是佛家的虛無之說嗎?”

陶望齡笑了笑道:“那是我等領悟錯了虛無的意思,恰如人之入夢,躺在床上,寬衣解帶,閉上眼睛,就是有心,但若要入夢,有心就夠了嗎?越有此心越執此心,反而越睡不著,倒是什麽也不想,心無入睡之念時,卻是睡著了。這什麽都不想,就是無心俱實想。”

聽了陶望齡之言,焦竑頓時有醍醐灌頂之感。

眾讀書人也是目綻光芒,頓時領悟了。

陶望齡道:“為何聖人不提性命之學,原因也就是在此,因為性命之學已是在我們事功之中了。”

“讀書,格物致知,事功都是有心之法,恰如人要入夢,必先閉眼躺床,這是可以教的,但無心的入夢之道,卻不是可以教的,若是心執此念,凡鈍根之人,必落入了我執,愈求道愈不得道,愈辨真知愈不得真知,故而聖人從不說破,法不傳六耳,道理也在其中。”

在旁的湯顯祖也是忍不住為陶望齡之言喝彩起來。

無念躬身合十道:“陶居士所言的無心,就是見山還是山了。”

湯顯祖也道:“我明白了,所為見山是山,說的是心,故無善無惡,見山不是山,說得是意,故有善有惡,見山還是山,說得是良知,故知善知惡。”

無念聞言大笑,向湯顯祖作揖然後道:“湯居士說的對,聽了陶先生一言,貧僧眼中實開了一片新天地,我這就立即返回黃安悟禪,若能破關,必拜他之賜。”

說著無念卷起袖子,大步就走,湯顯祖問道:“無念禪師何不與焦兄……”

說到這裏,湯顯祖忽停下不說笑了笑,目送對方遠處。

而這時候高台之上,焦竑對陶望齡也是心悅誠服,當即向他長長作揖道:“陶先生淵博如海,焦某三寸小尺,也敢言丈量實在是太不自量力了。焦某鬥膽請陶先生至崇正書院講學!”

陶望齡連忙道:“焦先生謬贊了,吾之所學比之學功先生才是滄海一粟,星河一沙。”

聽了這話,焦竑沒有半點介意,反而欣然道:“這就是夫子之墻,不得其門而不入。學功先生身為禮部春官,在京主持天下大事,輔佐天子,我等實難一見。陶先生得學功先生真傳,必能解我等之惑,懇請在書院盤桓數月,讓我等金陵俊才一聞大道。”

下面眾讀書人也是紛紛道:“是啊,陶先生請留在金陵吧!”

陶望齡見此一幕,難卻盛情只能答允。

一旁林世璧也是震驚,林延潮確實有本事啊,連他一個弟子都如此了得。

陶望齡與焦竑在天界寺之論道,乃江南士林的一件大事。